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保障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除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之外,我国还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2022年10月26日印发的《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规定:
第二条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据此可知我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     
①聚焦民生保障,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
②创新保障机制,实行多元化主体缴费
③助推理性规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④发挥社保优势,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汕头市民政局发布温馨提醒,具有汕头市户籍、年龄80周岁以上(包括80周岁)的高龄老人可申请政府津贴了。首次申请和继发认定时间均为2022年7月至9月。下列对高龄津贴认识正确的是(     
①具有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
②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③可以改善和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       
④旨在保障老年群体的最低生活水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被称为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是(       
A.社会福利B.社会救助C.社会优抚D.社会保险
4 .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类型,是国家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救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制度。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之一
②最低生活保障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形式
③最低生活保障有利于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权利
④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2022年随着7种罕见病用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曾因“70万元一针”受到关注的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群体得以以每针3.3万元的“入保”价接受治疗,迎来新生。材料表明(     
①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再分配机制维护社会公平
②国家坚持应保尽保原则,不断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③政府在兼顾多方利益的前提下尽力让更多患者用上“救命药”
④社会保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2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扎实做好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工作的通知》发布,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做好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工作的重要性,多措并举,切实取消证明材料、申领时限、捆绑条件、附加义务,实现失业人员仅凭身份证或社保卡即可申领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的重要性在于(       )
①能够保障失业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               
②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③能够防范和化解失业人员的生存危机            
④能够满足失业人群较高层次的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材料二   从2012到2022这十年,“人民至上”成为鲜明的时代强音。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始终如一。环顾世界,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理论上鲜明提出、在实践中明确要求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重申党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更好为人民谋幸福、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1)结合材料一,回答出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其中哪一种形式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如何吸取一些国家过度福利化和过度承诺导致影响民生的教训?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如一坚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2023-02-01更新 | 59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2年11月,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多项2023年预算资金,支持地方提前谋划实施2023年相关工作。其中,农业相关转移支付2115亿元、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85亿元、水利资金941亿元。中央财政提前下达相关预算资金旨在(     
①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③改善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④以有效投资拉动有效需求,促进农业强国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社会韧性是指社会在遭遇破坏性力量时维持社会整合、促进社会有效运行的能力。从经济角度看,社会韧性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产业体系等。但如同木桶定律,决定社会韧性底线的是风险抵御能力最弱的群体,也就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经济状况最糟糕的群体。下列做法有利于增强社会韧性的是(     
①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③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防范和杜绝社会成员生存危机
④通过完善社会救助,筑牢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2年11月发布的《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规定:“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由此可以推断,个人养老金(     
①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②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百姓自我保障意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