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保障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7 道试题
21-22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1 . 民政部门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在困难群众自主求助的同时,采取“大数据+铁脚板”等多种方式,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力求由“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中,这体现了(     
①从获取收入的途径看,着力增加财产性收入
②从社会救助体系看,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③在初次分配方面,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
④在再分配方面,健全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形式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下列选项中的日常生活场景与保障形式对应正确的是(     
①李大爷小时候因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膝下无儿无女-生育保险
②张婶就职于一家保洁公司,月工资只能维持基本生活-社会救助
③王某在服役期间为维护祖国边防安全失去劳动能力-社会优抚
④国家向农村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社会化服务-社会福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12更新 | 912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二模政治试题
3 . 2023年,浙江省推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包。推进“劳有所得”,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推进“病有良医”,加快建设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推进“老有康养”,发展社会化养老体系;推进“弱有众扶”,完善低收入群体救助帮扶和兜底保障机制。以下对这些措施解读正确的是(     
①推进“劳有所得”,坚持在初次分配中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②推进“病有良医”,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筑“安全网”
③推进“老有康养”,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老有所养
④推进“弱有众扶”,守牢社会成员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 .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在某社区,爱某老两口牵头成立了“温馨家园”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队,他们帮老人买药、送饭、交水电费,陪老人过节,服务老人近500人次,其成员已从2018年的4人增加到现在的11人。上述志愿服务活动(     
①依据市场需求行慈善义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②政府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促进社区志愿服务提质升级
③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形式,为共同富裕注入强大动力
④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增强了人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2023年以来,某县坚守“赈”的初心,在项目实施中积极探索“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赈济新模式。对该模式的意图,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A.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坚持扶智扶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就业能力信心
B.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撬动有效投资→补齐经济发展短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C.加大劳务报酬发放→带动群众增收→消除相对贫困现象→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D.开发公益就业岗位→开展社会救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 . 新的《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经办过程要减少证明材料、缩短办理时限;扩大定点医药机构、完善异地就医备案制度;打击欺诈骗保行为、防止基金跑冒滴漏。对于上述规定的影响路径,下列传导合理的是(     
①减少经办证明材料→优化办事环节和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②扩大定点医药机构→增加药品报销种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③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维护基金安全→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④完善异地就医备案→健全社保管理运行机制→补齐短板优化服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3年10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扩大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机构范围。支持符合要求的人身保险公司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有利于(       
时政资料卡: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支柱”的体系。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即人们常说的养老金,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①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为养老构筑“最后一道防线”
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
③扩大产品供给,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持续规范发展
④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作用以撑起养老保险的“第三支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社会韧性是指社会在遭遇破坏性力量时维持社会整合、促进社会有效运行的能力。从经济角度看,社会韧性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产业体系等。但如同木桶定律,决定社会韧性底线的是风险抵御能力最弱的群体,也就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经济状况最糟糕的群体。下列做法有利于增强社会韧性的是(     
①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③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防范和杜绝社会成员生存危机
④通过完善社会救助,筑牢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3年,浙江省推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包。推进“劳有所得”,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推进“病有良医”,加快建设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推进“老有康养”,发展社会化养老体系;推进“住有宜居”,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以下对这些措施解读正确的是(     
①推进“劳有所得”,在再次分配中重点保护劳动所得
②推进“病有良医”,加快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
③推进“老有康养”,推动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全覆盖
④推进“住有宜居”,守牢社会成员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22更新 | 841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2年下半年开展了新一轮国家医保谈判工作。医保谈判对于受到药价掣肘的普通患者,是一次减轻负担的机会;对于等待纳入医保的创新药企,这是一次决定前途的“大考”。医保谈判有利于(     
①减轻财政负担,实现收支平衡
②减轻患者负担,维护社会公平
③药企以价带量,激励创新好药
④完善医保体系,缓和医患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