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放眼全球,法治现代化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个别现象。但法治现代化进程在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往往有着不同的动因、表现与结果,反映着各个国家法治现代化不同的内在逻辑。因此,我国的法治道路要(       
①在准确把握我国法治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体现西方法治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③要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
④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关起门来开展法治道路探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改的立法法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立法法的颁布施行,对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立法制度、规范立法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③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
④我国推动形成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已经为惩治“台独”顽固分子提供了充分的法理依据和完整的司法程序。这说明(       
①法具有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②我国已经健全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有法可依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               
④法治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根据实践需要满足人民期盼,为新时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法治动力。该法的实施(       
①说明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②标志着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表明我国不断推进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截至2023年6月28日,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共计297件,包括宪法1件、宪法相关法50件、民法商法24件、行政法96件、经济法83件、社会法28件、刑法4件、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11件。我国的法律数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的丰富。这说明(     
①法律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②法律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
③法律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治理工具
④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9-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截至2023年6月28日,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共计297件,包括宪法1件、宪法相关法50件、民法商法24件、行政法96件、经济法83件、社会法28件、刑法4件、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11件。材料中,我国法律的数量和分类反映出(     
A.我国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正不断提高
B.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C.我国的人权法治保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D.我国开创了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法律体系
7 . 2023年上半年,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某市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部署了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用药和非法添加行为……由此可见(       
①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②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③我国现阶段的工作以坚持科学立法为中心       
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9更新 | 585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我国拥有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很多古代法律和经典判例给现代人以启迪。例如南宋时期,法律对女儿所能继承的财产份额作出规定:“父母已亡,儿女分产,女合得男之半。”宋朝两个家庭结成亲家,在新郎新娘成亲之前,双方要交换婚帖。其中女方的婚帖会写明:出嫁女子的排行、芳名、生辰八字,还有很重要的一栏,是清清楚楚列出陪嫁的嫁妆。婚帖就是婚前财产证明。将来万一夫妻离婚,或者出于其他原因,要子改嫁,这婚帖上的嫁妆,妻子是可以带走的。这给新中国民法典的编纂提供了借鉴。这表明(     
①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
②宋朝出嫁女子对婚前财产事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③我国南宋时期的女性已经拥有其父母财产的平等继承权
④法律法规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华法系萌芽生长、发展成熟于中华大地,为数千年国家治理、社会管理作出重要贡献。它具有维系“大一统”的国家格局、价值规范相向而行、“民为邦本”的民本主义法律原则、强化吏治且从严治官等特征。这说明(     
①制定法律要与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             
②中华法系旨在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③我国具有重视民生的法治传统                    
④要加强中华法系研究,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18年以来,我国法律规范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包括:通过宪法修正案,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释1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52件;编纂完成民法典;不断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渠道,立法生动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上述做法(     
①完善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③体现了坚持人民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④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