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在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一个矿工的孩子对母亲说:“天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母亲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儿子又问道:“父亲为什么失业呢?”母亲说:“因为煤太多了。”以上母子的对话体现了(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会导致大批工人失业       
②生产关系总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减弱             
④社会生产的商品相对过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B.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C.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2021-08-25更新 | 284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新盈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4 .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日本等国央行先后通过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欧洲央行也加入这一放水行列,可见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破坏性之大、影响之深。以下关于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②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④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相对过剩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 . 疫情是一面镜子。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无数奶农将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将牛奶倒在河里”从此成为经济危机的一个符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由于需求急剧萎缩,教科书式的“危机符号”再一次重演:在美国,一边是大批失业的市民排队申领救济食物,另一边是威斯康星州的奶农将数十万加仑新鲜牛奶倒入下水道,还有数十万枚鸡蛋被捣碎、大量未采摘的蔬菜被翻耕到土里。类似的这一幕也在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陆续上演。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将牛奶倒在河里”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2)运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知识,分析教科书式的“危机符号”再一次重演的原因。
6 . 经济危机时期,一方面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销毁商品。这一矛盾现象(  )
①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绝对过剩 ②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腐朽的一面 
③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 ④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失业者饥寒交迫,而农场主们却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让庄稼烂在地里,把肥猪扔进河里。这种现象说明的政治经济学道理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绝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大
D.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资低
8 .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企业内生产的组织化与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