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8 道试题
2023·天津红桥·一模
1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A.工人阶级的生活待遇没有资本家高B.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
C.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依然经常发生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依然存在
2 . 美国作品《呼吸机上的资本主义》发出了这样一句呐喊:病榻上躺着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发表文章指出,“如果说14世纪的大瘟疫引发了'后封建时代'的想象,那么,这一次疫情有可能触发“后资本主义时代'的想象。”由此可见,西方世界在抗击新冠疫情上的“荒腔走板”进一步(     
①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
②体现了私有经济始终是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③彰显了自然界力量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佐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仍具强大生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几十年来的工商业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的历史,即反抗那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要证明这一点,只要指出周期性的而且愈来愈凶猛地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每次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也被毁灭掉了。上述论断表明(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②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对处理经济危机的作用是有限的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解决是以暂时破坏生产力为代价的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9-11更新 | 44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4 .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矛盾的运动的,是现代工业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变动,而这种变动的顶点就是普遍危机。”“工业的生命按照中常活跃、繁荣、生产过剩、危机、停滞这几个时期的顺序而不断地转换。”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现象B.其实质是商品的相对过剩
C.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D.决定了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5 .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时间就会爆发一次。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都使全球经济遭受了重创。这表明(       
A.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B.资本主义最终一定会被封建主义所取代
C.经济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前途命运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本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它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目前,发达工业国家普遍存在三大长期趋势;首先是经济增长持续下滑,2008年后这一现象更加严重;其次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负债持续增长,无论是政府、还是金融机构都背负上沉重债务;最后是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状况恶化。长期以来,稳定的经济增长、良好的货币政策和社会平等被视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这些条件如今都在逐步消失。


“资本主义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请运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分析这句话。
2023-06-19更新 | 354次组卷 | 34卷引用:重庆市九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市场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以下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错误的是(     
①生产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只是暂时的,繁荣包含了新的危机的先兆
③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完全能够克服的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8 .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②资本家提高工人工资能调和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
③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以榨取更多剩余价值为前提的
④劳动力价格提高的目的仅仅是资本家资本积累的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在《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指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的合理性,并说明“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的原因。
10 .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指出:“构成现代生产过剩的基础的,正是生产力的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的生产,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可见(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②经济危机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③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催生生产过剩       
④重塑生产关系有利于缓解生产过剩现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