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7 道试题
1 .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缺乏经验和统计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毛泽东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示精神编制的。经过反复酝酿,数易其稿,费时四年,“边建、边改、边学”,终于编成并付诸实施。1957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全面提前超额完成。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②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③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④苏联的援助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4-01-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中国共产觉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在思想上、工作上有了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以下对毛泽东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B.毛泽东思想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C.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D.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024-01-1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透过右侧图片中普通人眼中的改革开放,我们可以看出(       

①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②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
③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飞跃
④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从马克思主义质变和量变关系原理来看,中国社会革命的发展阶段和目标实现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通过新民主主义阶段社会革命的量的积累,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扫清了障碍。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之上,是一个既包含“质变”又包含“量变”,表现为“质变一量变”的历史历程。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社会主义革命使我国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
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5 .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下列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②顺应了中国人民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世界人民要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③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是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既快速发展又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必然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1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要以苏联的教训为借鉴,总结我国的经验,研究我国建设发展的问题。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确定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直面历史课题
②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系统总结
③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积累物质基础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1-15更新 | 206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7 . 1954年,上海荣氏家族荣毅仁带头拉开申新纺织与政府公私合营的大幕。许多股东都不能理解,担心财产全部被充公。荣毅仁却说,“社会主义是大势所趋,只要接受改造,大家都会有饭吃、有工作!”这一事件说明(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②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了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③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1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指出,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我国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     
①使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
③使得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
④是基于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建设需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1959年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我国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这些发展成就(     
①用事实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坚定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③间接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       
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1-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对此,我们要认识到(       
①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②要通过改革开放实现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民族独立的前提条件
④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不可分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