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改革开放史。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方位,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对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共进,下列阐释合理的有(       
①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的推进同新的伟大道路的开辟相互贯通
③改革开放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休戚与共、有机统一的历史进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央视网《习近平时间》推出了“奋进新征程”系列栏目。迈向新征程,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告诉我们(     
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②新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③新时代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忠实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

百年历程,创造了四方面的伟大成就。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或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百年奋斗带来四方面改变。使近代一百多年饱受奴役和欺凌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使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开辟出成功道路:使新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百年历程,许多人和事仍然历历在目。许多呐喊和高歌犹在耳旁。走过风霜雪雨,创造人间奇迹,我们有义务用胜利告慰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我们有责任让历史告诉未来:社会主义不会辜负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4 . “神舟”飞天、“嫦娥”驻月、“蛟龙”入海、核电高铁领先全球、“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北京成为唯一举办冬夏两次奥运会的城市……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     
A.我国整体科技实力世界领先B.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C.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阶段D.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022-11-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5 . 进入新时代,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部分领域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无法满足高品质需要;广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还面临诸多难题。这表明(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转变有着重要的现实依据
B.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C.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D.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这说明我们(     
A.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C.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D.一以贯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 . 共产党走过了百年,中国也走入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顺应人民期待,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解答新的社会问题,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屡创历史辉煌,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仰望星空,中国成了那道最亮丽的光。对“新时代”正确的诠释有(     
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焕发强大的生机活力
②生产力适应了生产关系,实现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③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④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2-11-02更新 | 454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三)
8 .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0年来,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讲话意在说明(     )
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
②新时代是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
③中国梦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和人民期盼相融合
④实现民族复兴党要以伟大社会革命引领伟大自我革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专业知识,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新中国成立后,强调党员干部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补习文化知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号召全党努力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党的十八大对新时代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建设学习大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百年风雨征程,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断开花结果
②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③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
④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品格,是党永葆先进性的动因所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     
①阐明了当代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
②揭示了新时代实现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必由之路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④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