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其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1 . 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了一对“80后”年轻夫妻,他们放弃了北京安稳的工作,回到家乡当起了“新农人”,通过数字化技术成为大田种植的行家里手,还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这对青少年实现中国梦的启示是(     
①坚定理想信念,在砥砺奋斗中勇于担当时代责任
②发扬斗争精神,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
③承担历史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接续努力
④提高专业能力,积极投身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要有细化而明确的战略目标,也要有实现目标的战略安排,目标是动态的、发展的,具有不同的历史界定与内涵。对此认识有道理的是(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新时代的战略安排
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①“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将会如期实现
②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全方位多层次把握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提出的奋斗目标和战略安排都紧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变化
④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都达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3 . 习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既不能离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个漫长过程而违背甚至丢掉远大理想。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实现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C.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没有必要谈共产主义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现实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缺乏现实基础
4 .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选择。下图刻画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几个时间点,对相应时间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项描述正确的是(       

①为实现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②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法宝和关键一招
③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④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11-12更新 | 349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5 . 新时代十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2022年的36883元;中国经济总量从约54万亿元增长到超过120万亿元……十载奋斗汗水,浸润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里,浇灌出“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小康”的幸福生活。这些成就取得(     
①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②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
③进一步坚定了道路自信
④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下属于这一阶段目标的是(     
①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
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平均化
③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
④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这一跨越(     
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最显著的标志
②意味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的基本实现
③集中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④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确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历史记录人民创造,河山见证领航掌舵。某校高一同学参加由市团委组织的《奋进新时代夸夸新时代》为主题的征文大赛,他们准备了一些作文的论据,其中符合主题且表述准确的有(     
①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到21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强国
③到2035年,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世界各国提供具体方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迎来三十而立之年。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创业之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成就非凡,不断刷新着中国人的“太空高度”。30年来,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锻造了闪光的航天精神。中国航天事业的蝶变得益于(     
①中国建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航天队伍建设,发挥了主心骨作用
③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主张,主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种变化说明(  )
A.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2023-10-16更新 | 446次组卷 | 7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康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练习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