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依法执政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回应广大民众的诉求,中国新冠疫苗接种得到普及,民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也得到加强。中国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因时因势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到2023年1月7日,先后制定了十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2年12月26日国务院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方案指出,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了疫情防控的科学路径、正确方向。事实证明,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是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合理性。

3 . 2023年1月1日,修订后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第78条,是我国首个将“生前预嘱”以立法形式确立的条款。条例规定,在患者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实施医疗救治措施,应当尊重患者生前预嘱的意思表示。其中包括,有采取或者不采取插管、心肺复苏等创伤性抢救措施,使用或者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等。该条例的修订体现了(       
①对患者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②生命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③坚持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       
④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05更新 | 1925次组卷 | 24卷引用: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导学案)
4 . 广场舞喧闹、机动车轰鸣“炸街”、室内装修噪声扰民……噪声污染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是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针对上述问题,2022年6月施行的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同时依法享有获取声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噪声污染防治的权利。由此可见(     
①在我国,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②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③法律是处理纠纷、化解矛盾的最好方式             
④我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     
①保障人权的法治体系已经十分完备
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③依法治国的理念已得到全面落实、人人践行
④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27更新 | 258次组卷 | 17卷引用:统编版必修3第十四课时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时练习
6 . 2022年4月25日,杭州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对勾结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涉嫌从事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马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由此可见,我国的法律(     
①有普遍约束力,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不是从来就有的,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
③具有政治职能,维护了我国人民政权
④作为国家治理工具,发挥了教化的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指出,学校党组织要定期向全体党员和教职工代表通报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听取意见建议。此举(       
①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坚持依法执政             
②有利于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③有利于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             
④能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22高一·全国·课前预习
8 . 请回忆《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所学知识,绘制本课体系思维导图。
2022-01-26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2019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思维导图
9 . 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是(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法律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不同,法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①法是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
②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
③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④法是依靠人们的观念、责任、良心来约束行为的社会规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1-11-06更新 | 1215次组卷 | 13卷引用:统编版必修3第十四课时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前预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