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这说明我国(     
①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主导世界格局
②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主张加强团结,践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
④顺应时代主题变化的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2023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在深刻回顾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就、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各国应携起手来,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关于推动世界现代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实践为推动世界现代化开辟了新的路径
②世界现代化的宏伟愿景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③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中国智慧和具体方案
④推进世界现代化需要各国秉持零和博弈,构建新的国际合作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十周年。这一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符合各国人民利益。

材料一   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到19.1万亿美元,实现年均6.4%的增速,这个增速既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也高于同期全球贸易增速。累计双向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对共建国家的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同时,共建国家也积极投资中国,十年来累计对华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在华新设的企业接近6.7万家。工程建设方面,2013年-2022年,中国在共建国家的承包工程年均完成营业额大约1300亿美元。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极大便利了沿线民众的出行,改善了生活条件,为当地创造35万多个就业岗位,增进了共建国家的民生福祉。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的“发展之路”和人民的“幸福之路”。

材料二   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十年来,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这是一项惠及全人类的伟大创举,为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更加强劲的动力和活力。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引领构建了全球互联互通新模式、引领开辟了共同繁荣发展新道路、引领探索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新方案,形成了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共建“一带一路”真正实现了共商共建共享,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今天,共建“一带一路”继承着“和平、友好、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因,谱写着各国共同维护和平、促进交流、共同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的原因。
4 . 2023年10月9日,在第二届气候变化与核能作用国际大会上,中国代表表示,中国政府将核能作为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择。2022年,中国在运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4 178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亿吨。预计到 2035年,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5亿千瓦。这表明中国(     
①致力于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坚持开放合作、共同发展,构建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行动派
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2023年10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发表致辞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这有力地证明了,“一带一路”(     
①已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②顺应各国人民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③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④作为践行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有力地维护了各方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3更新 | 80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江西专版)04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日,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东广州开幕。本届会议以“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传递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积极信息,提振世界各国共同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心,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从2013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十年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举办,为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读懂世界百年变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时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不断加剧,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更需要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增进全人类福祉。今天,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我们坚定不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中国期待同各国携手努力,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为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召开“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报告总结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部署断要求,反映了重点领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碳市场建设、政策和支撑保障以及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进展。2022年,我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超过5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到2023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3.22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48.8%,历史性地超过煤电。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的积极努力,符合自身高质量发展需求,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也作出了积极贡献,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的诚意与担当。

材料二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发挥重要作用,在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结合材料一,运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说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是如何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的诚意与担当的。
(2)结合材料二,请你列举两例"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4-01-3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1963年,中国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帮助战乱后的阿尔及利亚重建医疗卫生系统。60年来,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遣了27批医疗队,累计诊治患者2700多万人次,接生207万多新生儿,培训当地各级医技人员3000余名。中国对阿尔及利亚开展医疗援助(       

①有助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②解决了国家间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

③表明了中阿两国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④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新时代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下列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③搭建了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④顺应了各国的普遍愿望,指明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方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建设“一带一路”,有助于我国同沿线国家一道,推动政治、经贸、人文、安全各领域合作再上新台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使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一带一路”建设(       
①体现了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梦
②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国际新秩序的主导者
③彰显中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勇于担当
④表明我国正助力沿线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