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2021年3月29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在为期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64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7万人,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国家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①事关人心向背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②有利于维护国内正常的社会秩序
③体现我国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④提升了我国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2 . 黑恶不除,则民不安,国不宁。2021年河南省开展“黑恶案件攻坚月”.集中收网、集中宣判行动,推进专项斗争期间存量案件按期审结,并组织以案释法;坚持把打击锋芒始终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苗头,2021年以来新侦办涉黑恶团伙124个,抓获嫌疑人1741人。河南省此举(   
①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
②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体现了国家实行专政的职能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40年来的改革开放,最突出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党坚持以解决人民问题为导向,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①是党的性质及人民历史地位决定的 ②要把人民的一切权益摆在最高位置 
③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④要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4-14更新 | 1482次组卷 | 39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根据时代的新形势实践修改法律法规,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大事。

201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指出,法律援助覆盖面逐步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但是,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相比,法律援助工作还存在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

2020年12月,《法律援助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通过人大网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决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
5 . 2021年9月25日,被加拿大非法拘押近3年的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回到祖国。她动情地说:正是一抹绚丽的中国红,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②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与自由是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
③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得到日益全面充分的实现
④我国切实履行职能,为“走出去”的中国脚步保驾护航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11高一上·黑龙江大庆·期末
6 . 下列对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者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D.社会主义民主决定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2023-05-26更新 | 333次组卷 | 71卷引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为深入推进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切实保护国家文物安全,公安部公开通缉1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全国公安机关正在对在逃人员开展抓捕,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提供有关线索,同时检举、揭发文物犯罪活动。这体现了(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民主与专政是根本对立
②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证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④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专政职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广东某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2021年11月全市15个实践基地正式授牌。县级实践基地的某区人大常委会,是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将立法意见征集融入社区“议事会制度”,并在各部门、镇(街)、村(居)委会、商会、行业协会中设立了55个立法联系单位,将广大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直通”最高立法机关;镇(街)、村(居)两级实践基地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某镇打造了“民事民商议,代表齐参与”特色品牌活动,通过村里事、村民议,人大代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齐参与的方式,搭起村内“议事厅”,推动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该市建立了559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接受监督的工作机制;在民生实事项目上实施代表票决制,让民生实事项目由政府单方推进变为人大代表、公众多方参与,推动政府决策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全力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该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样本。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该市是怎样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9 . 中国基于国情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了全人类对民主的共同追求;既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也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据此可知(       )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世界上最真实管用的全民民主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利于维护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其他国家建设提供了普遍适用的方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16更新 | 377次组卷 | 40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回顾我国13个“五年规划”的历史,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至上”这一理念贯穿始终。无论在指挥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还是在部署抗击暴雨洪涝灾害中,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六稳六保”,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多的关键词。如今,面对未来五年,人民至上更成为党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坐标原点。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从奔走多地多方调研与基层群众深入交流,到亲自主持召开七场座谈会同各界人士面对面共商国是,再到首次推动通过互联网移动端向网民征求五年规划编制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为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正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倾听“民声”,采纳“民意”,关照“民心”。一份贯穿人民至上”理念“十四五”规划,必将引领中国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材料二   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指导原则。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对“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召开各种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和论证会,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对国务院编制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讨论,修改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讨论,根据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做了修改。

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将“人民至上”理念贯穿“五年规划”始终。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相关知识,分析“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