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这条被网友称为“最洗脑的打疫苗标语”在各大网络平台刷屏。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人群免费接种正在全国各地有条不紊地推进。以上材料体现了(     
①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我国的国体
④我国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湖北省纪委监委与武汉市纪委监委联合派出15个督导组,沉入一线,了解受感染群众的收治情况,推动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落实、落细、落地。”湖北省纪委监委新闻发言人、宣传部部长张正义说,正是这些年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成就,确保了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中高高飘扬。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②全面从严治党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主线,坚定理想信念
③治国必先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④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委员提案】

医药界及身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全国政协委员们针对疫情防控,提出科学精准防控、医疗救治、信息发布和健康教育、卫生法制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及体制机制改革、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等提案。

【政协协商】

2020年5月21-2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经过审查与讨论,通过291项关于疫情防控的提案,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办理。

【政府承办】

中国卫健委将提案中的意见建议吸收采纳、融入诊疗规范,形成了全链条、覆盖不同情况的救治整体方案。同时加强药物攻关,推出一批临床有效的中药和西药,实现有效控制疫情目标。


阅读材料,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知识,简要解释其理论依据。
2021-07-09更新 | 46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2022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十六批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涉及拒不执行防疫规定、辱骂防疫工作人员、编造传播涉疫谣言等违法犯罪。此举旨在(     
①引导公民自觉遵守防疫相关法律法规
②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③指导检察机关办案,增强政府的威信
④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1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实际增长约189倍。其中,1979~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7%左右的水平,经济增速之快、持续时间之长世所罕见。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攴配收入分别从1949年的不足100元和50元,增长到2020年的43834元和17131元;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升至2019年的77.3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种考验。

关键会议,引领战“疫”走向。2020年1月25日至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七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推进。2020年2月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指出,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全民战“疫”,彰显制度优势。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医疗卫生领域到各行业各领域,从白衣战士到党政军民学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全国多地向湖北捐款捐物,数万名军地医疗骨干驰援湖北,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体现“中国速度”,“方舱医院”火速投入使用,各镇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挨门逐户宣传排查、走访登记…我们举全国之力,形成了强大合力,中国速度、中国规模和中国效率令人惊叹,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中国制度优势。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一直以来,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断为联合国的崇高事业作出积极贡献。2022年3月10日,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指出,迄今为止,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将再向非洲国家提供10亿剂疫苗,其中6亿剂为无偿援助,还将无偿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疫苗。全球抗疫当务之急是破解疫苗赤字,消除“疫苗鸿沟”。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中国携手联合国同行,世界会更美。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8 . “疫苗护照”是一份证明持有者接种过新冠疫苗的文件,国际旅行者可以凭“疫苗护照”免去隔离或新冠检测,在部分国家也可以凭此去餐厅就餐、参加大型聚集活动等。对于推行“疫苗护照”,国际社会看法不一。
支持者:“疫苗护照”的出现、使用与普及将大幅缓解新冠疫情给国际旅行所带来的冲击,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
反对者:目前国际上存在疫苗分配不公,大量发展中国家国民难以获得接种机会,如果“疫苗护照”只面向少数发达国家,会造成更多不平等。
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立场是(     
A.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C.保障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D.构建新秩序,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

9 . 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尤其是利用主场优势,开展主场外交,已成为中国融入世界,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全新“中国名片”。

2022年2月初,伴随着冬奥会的春风,中国在北京隆重举办了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让全世界看到“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在本次外交活动中,习近平主席分别同19位外国元首和政要举行会谈会见。在谈及日益严峻的全球疫情态势时,习近平表示,中国将继续向世界伸出援手,为全球抗疫斗争做出贡献;谈到疫后经济复苏时,习近平则强调,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升陆海新通道对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作用。在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交谈时,习近平更是两次以“舟”作喻:“世界各国与其在190多条小船上,不如同在一条大船上,共同拥有更美好未来”,“共同坐上新时代的‘诺亚方舟’,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开展主场外交活动。
10 . 随着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上市,生产供应保障能力逐步提升,我国全面有序地推进了不同人群的接种工作。接种费用将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居民个人不负担。截至2022年3月31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32.7亿剂次。材料表明(     
①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我国坚定保护人民群众的的合法权益
③我国人民的生存权充分尊重和保障
④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有法律的保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