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要以改革举措破除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障碍,激发经济活力和动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这表明(     
①政府强化政策扶持以增强小微企业竞争能力
②通过改革,取消民间投资准入限制,激发民营投资热情
③民营经济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④国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年级 12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党中央作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重要决策。中央财政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扩大专项债规模,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政府投资,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同时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此外,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坚决压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发展居家养老、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从财政收入与支出的角度说明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如何做到更加积极有为?
(2)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有何经济意义?
3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第一季度,企业开工不足,居民就业受阻。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需要(     
①政策支持,政府积极安排就业                    ②培育新动能,发展壮大新业态
③取消不合理限制,实施援企稳岗                    ④扩大进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       
①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资本带动力和产业发展调节作用
②激发国有经济的活力,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竞争,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④推动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有机融合,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2020年"两会"期间,我国释放了扩大对外开放系列重磅信号∶大幅缩短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和制造业等领域开放、推出第四批重大外资项目……材料说明( )
A.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依赖外国B.外资经济是我国经济立身之本
C.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已经形成D.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6 . 2020年5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省长易炼红指出:“全力以赴推动复工复产,千方百计加速动能转换。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科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等国家级平台作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增长。”这体现了(       
A.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坚持全面从严治党D.坚持新发展理念
2020-12-01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2020年5月22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全会与往年不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这主要是因为(       
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要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追求的是效益而不是增速
②我国发展面临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等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③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这有利于集中精力保就业、保民生等,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1-07更新 | 134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0届高三6月联考(三诊)文综政治试题(江津中学、实验中学等)

8 . 材料: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各类结余、沉淀资金要应收尽收、重新安排。要大力提质增效,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一定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简要说明我国减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以及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如何聚力增效的。

9 . 民生,党和政府始终记挂心头。

医疗保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持续健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2020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应保尽保、保障基本,基本医疗保障依法覆盖全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确定保障范围和标准。坚持稳健持续、防范风险,科学确定筹资水平,均衡各方缴费责任,加强统筹共济,确保基金可持续。坚持促进公平、筑牢底线,强化制度公平,逐步缩小待遇差距,增强对贫困群众基础性、兜底性保障。坚持治理创新、提质增效,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医保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


(1)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依据《意见》的基本原则,向政府提出发展医疗保障更好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政策建议。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社会保障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步显现。

今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掷地有声:面对困难,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及时纳入低保。对因灾因病因残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都要实施救助。要切实保障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民生也必将助力更多失业人员再就业敢创业。


(2)有人认为:“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因此,应通过社会保障使人民生活都富裕起来”。运用收入与分配知识对此进行评析。
2020-10-10更新 | 339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2020年两会提出筹办好第三届进博会,积极扩大进口,发展更高水平面向世界的大市场,2018年和2019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进博会,吸引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参会,让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和享受全球好货。进博会的召开(       
①让不同国家展示贸易投资领域的发展成就,发挥其比较优势
②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引进外资的质量和利用外资的效率
③开辟了国际贸易与合作的新渠道,消除国际贸易壁垒
④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