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洞下槽村曾是恩施州的重点贫困村,2014年建档立卡时识别贫困人口276户862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恩施州吹响全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号角,2017年恩施州委办公室扶贫工作队进驻洞下槽村,提出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探索出“茶蔬果共生、文旅娱融合”的新路子。从此,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洞下槽村现已累计发展茶叶1.1万亩,建成有机茶生产基地1300多亩。村里引来了恩施玉露合作社,对全村的茶园进行了现代化管理,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成功地打造了全新的“蓝焙·恩施玉露”硒茶品牌,产品畅销海内外。同时,洞下槽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将村容村貌作为田园综合体的“门面”着力打造,洞下槽美了村庄、富了百姓。


结合材料并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分析恩施州洞下槽村是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的?
2024-03-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卷
2 . 泗水县推出“政府支持+平台孵化+市场运作”的“乡村振兴合伙人”机制,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投入乡村振兴。招募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与村集体“合伙”共同开发乡村产业项目,构建村民“薪金”+“租金”+“分红”+“现金”的融合发展新局面。泗水县的创新发展说明“乡村振兴”(     )
①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调动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要实现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③需汇集各类社会资源,促进农文旅融合多元发展
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卷
3 .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湖南在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后,乘势而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湖南省下列推进村民致富、乡村振兴的措施,传导合理的是(     
①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落实帮扶措施→筑牢防返贫底线
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③推进粮食生产补贴→提升种粮效益→确保粮食可以产得出、卖得好
④建设和美乡村→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红苹果映红了老区人民的好日子

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考察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陕北黄土高坡,土壤通透性强,且含多种微量元素,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发展苹果种植,是联合国认定的全球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走进陕西延安,梁峁沟壑层叠,连片果园延绵。当地积极作为,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示范推广等方式,实现苹果数量质量双提升。发展了冷链仓储、精深加工等产业,并在乡村旅游上同步发力。支持企业和合作社与果农建立分红、股权等合作关系,形成多元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果农成为产业受益者。红苹果鼓起钱袋子,也映红了老区人民的好日子。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延安的发展经验对坚定走农业现代化新路的启示。
5 . 某村开展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该村在立足供需对接的基础上,写好农林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发展了农村集体经济,赢得了农民高度认可。材料表明,发展集体经济可以(     
①壮大公有制经济,逐步取代个体经济
②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③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增收
④增加惠农力度,扩大惠农资金规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某地盛产茶叶,当地茶农以茶园承包经营权或资本入股的方式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采用股份合作制经营,逐步形成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通过农旅结合、农旅互动增强休闲观光、采摘制作体验,为当地茶产业插上了翅膀,带动了农民增收。这种运营方式通过(     
①创新集体经济的形式,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
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③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
④改变承包经营的制度,调动了茶农的积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4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村是典型的“两山夹一槽”地形,平均海拔为1000米。2018年以前,村里近60%的土地撂荒,60%以上的劳动力外出务工。2018年起,该村依托“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组建起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探索培育“1+1+N”的“三变”改革机制,即“1个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个公司+N个合股联营项目”。随后,由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出资468万元占股93.6%、16个村民出资32万元占股6.4%的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推动实现了全村1088亩可用地的统一规划、规范产业种植及经营。此后,该村发展了黄精、木瓜、脆桃、脆李等种植业,以及大米、黄精面条、盐竹笋等农产品加工产业。2022年,该村通过资产出租、土地流转、自主经营等,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01万元,较2019年增加23%,脱贫人口年人均收入达19415元,较2019年增加34%。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该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益经验。
8 . 浙江省义乌市李祖村曾被当地人称为没有希望的“水牛角村”。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部署“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推动下,整治环境,发展产业,现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共同富裕示范村。该村的蝶变得益于(     
①通过先富带后富实现同步富裕     
②在党领导下创新农村发展路径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以绿色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万州区供销合作社以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为己任,所属的宜稼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建设+运营”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全程托管村民土地,村民只需以土地入股和务工就可获得效益,经过一年的改造,万州区恒合乡八一村的冬闲田如今变成增收田。万州区供销合作社上述做法有利于(     
①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②进一步激活土地要素活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③盘活农民农村土地经营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④实现农民土地所有权流转,助力乡村振兴目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祖村曾是“脏、乱、差”的落后村,一到雨天村里的路就泥泞不堪,村民都嫌弃自己村。近几年来,李祖村两委抓住“千万工程”实施契机,改善村容村貌,使村庄变得干净、整洁、美丽;挖掘乡村特色,打造旅游观光项目;以村民众筹方式投资50万元开餐厅服务游客;改善基础配套设施,引进各类创客业态品牌50余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村里创业。截至2022年底,李祖村农创客带动消费累计500万元,推动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0万元,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李祖村实现了美丽蝶变。

材料二   李祖村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20年的久久为功,浙江逐步形成了“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打造出一份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分析李祖村是如何实现美丽蝶变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知识,说明20年来浙江省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的原因。
2024-02-2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