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客观必然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1 . 2023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强调,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勇毅前行,推动经济恢复发展,圆满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得益于(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促进同步富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2 . 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美好生活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指出:“我们致力于共同富裕,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美好生活。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三次分配”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将成为我国分配基础性制度。

1.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对这一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理解正确的是(     
A.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B.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劳动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D.是因为社会成员收入形式的多样化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下列属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是(     
①老赵将老家房子出租有租金
②小张在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有奖金
③小王是公司的研发人员,通过转让专利技术获得收入
④老李将闲钱买了国债获得收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我国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为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
B.拓宽投资渠道,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C.鼓励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实现扶贫济困
D.加大财政转移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
4.社会主义比起资本主义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为此,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里“看不见的线”是指(     
A.资本主义私有制B.契约自由的形式
C.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D.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
5.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句话主要是强调(     
A.在收入分配中要杜绝出现贫富差距
B.实现公平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C.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D.收入分配有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7.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_____
8.大众创业可能是经济增速放缓后的“新常态”,而且大众创业之“业”通常都是小微企业。有人评价,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将高于社会企业的平均水平。这一评价依据的理由是(     
A.国家大力扶持小微企业
B.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强
C.小微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D.小微企业与各类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平等
9.国家统计局发布《国家统计年鉴2021》显示,全国居民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如下图:

(1)2014-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等份组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
(2)学习时报撰文指出:“相对于市场根据要素贡献进行初次分配和政府体现国家意志进行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参与的财富流动。”近10年米,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亮点纷呈,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践行了企业家回报社会的初心,至今累计向社会各界捐款已经高达160亿,连续37年坚持在做慈善。
请从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视角,针对优化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各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__________
2024-02-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这有助于(       
A.取缔过高收入,保证不同群体收入均等B.完善分配制度,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C.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的分配格局D.收入分配结构由橄榄型走向金字塔型
2024-02-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3周年。43年来,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一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圳靠什么创造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1987年2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出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深圳共批准兴办民营企业104家;早在1987年,深圳就出台了全国首个鼓励高科技人员以技术专利、管理等要素入股的相关政策,深圳在把“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经济特区既率先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又率先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建立起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为市场有效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深圳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是实力强,孕育了一大批优秀龙头企业,但也存在部分企业拖欠员工工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偷税漏税等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创造“深圳奇迹”的原因。
5 .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下列关于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分析正确的是(     
①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
②再分配要健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机制
③第三次分配应该由政府主导,发展慈善等公益事业
④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健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     
①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体系   
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练习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情况一览表
按收入来源分收入数额增长率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工资性收入20590元4.9%55.8%
人均经营净收入6175元4.8%16.7%
人均财产净收入3227元4.9%8.7%
人均转移净收入6892元5.5%18.7%
材料表明(       
①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③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④从全国范围来看,劳动性收入是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某公立医院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兼顾不同科室之间的平衡,向关键和紧缺岗位、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和业务骨干倾斜。同时还要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的价值,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避免平均主义。该医院的分配制度改革(       
①能够实现内部员工收入分配的绝对公平
②有利于充分调动内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③做到了提升效率与促进公平的有机统一
④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2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需要(     
A.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B.实现同步富裕
C.尽快打赢脱贫攻坚战D.变革分配制度
2024-01-2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政治试卷
10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的思路,主要强调通过优化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的配置、提高使用效率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下列做法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有(     
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②改变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激发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③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④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