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进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科学立法内涵的是(  )
A.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
B.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
C.满足全体公民的需求,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D.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
2021-12-29更新 | 253次组卷 | 9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综合训练
2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依法治国不是口号,它是人民权益实实在在的保护神。科学立法,意味着要对立法项目开展立法前论证,下基层,听民意,延长立法链条,让法律法规更加被群众熟悉。只有科学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有章可循。科学立法要求(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门立法,不断推动立法民主化
②人大代表行使决定权,促进国家法治能力进一步提高
③保障公民表达权,使公民积极参与到立法过程中来
④公民提高法治意识,维护法律权威,依法决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10-21更新 | 682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九中2017-2018学年度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3 .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意味着在我国(     
A.法律代表全民意志,全民应该执行法律
B.法律代表公民意志,公民需要遵守法律
C.法律维护人民利益,人民直接制定法律
D.法律体现人民意志,人民自觉维护法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党的十八大对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中法”。这一变化表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环节上,均呈现新的特点和要求。其中法律设置也即立法,需要努力朝着科学方向发展,力围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法治建设的先决条件。


(1)简要说明立法环节从“有法可依”向“科学立法”转变的价值追求。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做到科学立法。
5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以公民的民事权利为中心,对权利主体进行了界定,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权利等内容,覆盖民法典分则的方方面面。民法总则的制定
①为调整民事关系提供了更为系统化的立法指南
②为公民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提供根本行为准则
③为公民有序参与民主政治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④将会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