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进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自2022年10月31日起,《立法法(修正草案)》《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预备役人员法(草案)》4件法律草案在线公开征求意见。公民可以登录中国人大网和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提出意见。法律草案在线公开征求意见活动的开展(     
①体现了人民群众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②拓宽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行使决策权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
④有利于开门立法,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17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试
2021高三·山东·专题练习
2 . 当群主会犯罪,用自家人的医保卡买药报销被判刑,欠钱不还会获刑,替考被判刑,微信传谣是犯罪等等,普通人因为不懂法而犯罪的事情实在太多。推进全民守法,必须(       
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②保障公民立法权,切实维护公平正义
③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带动社会尊法守法
④公民自觉参与法治实践,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②
3 . 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落实立法专家顾问制度,不断扩大公众对立法工作的参与。这体现了(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民主立法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策效率不断提高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④立法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29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练习
4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依法治国不是口号,仅仅止于鼓而呼,它是人民权益实实在在的保护神。科学立法,就意味着,对立法项目开展立法前论证,下基层,听民意,延长立法链条,让走出“闺房”的法律法规更加被群众所熟悉。只有科学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有章可循。科学立法要求(     
①立法机关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②人大代表行使决定权,促进国家法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③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
④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维护法律,依法决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29更新 | 222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练习
5 . 立法,是制定公共规则的最高形式。近年来,北京市人大尝试“立法前论证”,采取座谈会、公开征求意见、听证会等多种形式,针对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立法思路等问题,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这一尝试(  )
①使人民成为立法主体,法律更符合人民利益 
②是人大改进立法工作,加强自身建设的体现 
③能够进一步完善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机制 
④说明我国公民在立法权上一律平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1-25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试
6 . 医师队伍布局不均衡、乡村医生保障不到位,这两个痛点亟须解决!2020年6月9日,《法治日报》发表了《执业医师法将修改代表建议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 让更多全科医生坐诊基层医院》的文章。这说明我国立法应该(  )
①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一律平等对待每个公民 
③符合国情和实际                        
④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
7 . 旨在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规范社会秩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前,38万余人次提出了近79万条意见。这说明全国人大(  )
①坚持民主立法,审慎行使权力 
②坚持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保障人权 
④公民通过信访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 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中央纪委机关会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成了国家监察立法的工作专班,共同研究起草监察法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最终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行使决定权
②社会公众通过立法听证制度参与民主立法
③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立法与改革相衔接,以法治方式开展反腐败工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25更新 | 56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单元测试
9 . 酝酿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终于在2021年8月20日出台。它外引域外立法智慧,内接本土实务经验,回应了群众关心的“人脸图像采集”“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利用个人信息进行‘大数据杀熟’”等热点问题,为个人信息保护上了一把法律的“安全锁”。由此可见(     
①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在我国,法律体现和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我国立法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并合理吸收外来法治文明成果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1-20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质量检测与评价量表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10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于2022年12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等6件法律案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获得通过,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下列能正确反映修订这些法律的程序的是(     
①中共中央向国务院提出关于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建议
②公众向国务院相关部门提交有关法律(修订草案)的修改意见
③国务院相关部门根据有关意见和建议修改相关法律(修订草案)
④修改后的相关法律(修订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⑤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对修订后的法律予以公布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①→③→④D.①→③→⑤→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