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进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双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A.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
B.科学立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
C.保持本色,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D.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 . 为适应老龄化社会和数字化发展特征与需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审议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今后,人行路上的盲道、坡道,楼梯间内的电梯、扶手,十字路口的语音提示信号灯等无障碍设施将不断完善,让生活“有爱无碍”。该法的制定(       
A.做到了科学立法B.满足了人们的一切需求
C.坚持了以人为本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2023-03-04更新 | 36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3 . 敬老爱老是中华传统美德。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广大老年人美好生活的需要,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的要求,推动了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构建。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   )
A.积极应对变化,传承发扬中国传统“孝”文化
B.勇担社会责任,着力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C.汲取群众智慧,积极制定保障人民利益的法律
D.倾听人民呼声,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奋斗
2023-01-01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综合模拟政治试题(四)
4 .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而完备的法律体系需要良法做支撑。制定良法要做到(     
A.科学立法B.民主立法C.全民立法D.依法立法
5 . 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全国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架起了群众与人大、社区居民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彩虹桥”。截至目前,该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完成67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征询,提出意见建议1363余条,其中101条被采纳。由此可见,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可以(     )
A.广泛集中人民智慧力量,推进科学立法
B.拓宽公民立法参与途径,实现民主立法
C.更好普及法律宣传,提升市民法治意识
D.捍卫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公民权利
2022-06-15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2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6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依法治国不是口号,不能仅仅止于鼓与呼,它是人民权益实实在在的保障。科学立法是要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与保护;同时对立法项目开展立法前论证,下基层,听民意,延长立法链条。只有科学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有章可循。科学立法要求(       
A.立法机关要开门立法,不断推动立法民主化
B.公民提高法治意识、法治水平,维护法律,依法决策
C.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决定权,促进国家法治能力进一步提高
D.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责任
2022-06-0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高三某班以“春天里的中国民主故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在网上全文公布,共征求到1100多条社会公众意见。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
材料二:政协会议比人大会议要早1-2天举行,这主要是为了保证人民政协履行其职能。因为人大会议在做决策之前,要把决策先提交给人民以及各界的代表,在政协会议里面进行协商、讨论,政治协商结果纳入决策层面中,决策前要进行充分地协商。
上述材料说明(     
A.民主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C.我国实现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D.全过程人民民主揭示了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022-04-16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
8 . 2021年9月起,杭州市西湖区围绕“城市品质如何更精致”“为民服务如何更精心”等主题组织开展“公诉民评”问政活动。区政府对征集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交给各个问政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和反馈。这一举措能够(     
A.拓宽公民权利的行使渠道,推进科学立法
B.有效规范权力的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C.推动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改进政府工作
D.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利社会长治久安
2022-02-09更新 | 3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9 . 信访为民众提供了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但是现实生活中存在部分群众“信访不信 法”的现状。究其原因有:判后执行难造成的法律打白条;行政干预情况依然存在;司法不公以及缠访闹访获得的“高额回报”的“激励”作用。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立法机关要科学民主立法,确保有法可依
B.公民要提高法律意识,依法履行义务
C.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维护法律权威
D.政府要依法行政,减少对司法的干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