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进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立以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基础,以地方性法规和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自由贸易港法治体系,营造国际一流的自由贸易港法治环境。按照方案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起草的工作专班,通过实地调研,听取多方意见,了解实践需求,扎实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工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届时将审议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的议案,并在后续反复审议的基础上最终通过该法案。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制定贯彻了依法治国方略。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1-01-07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民法典的画卷上,立法者们秉持“      ”理念,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民权利,在“民”与“法”之间彰显为民情怀。伴随着民法典表决通过,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即将走进你我生活,在社会方方面面发挥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     
A.生命至上B.人民至上C.国家至上D.法律至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任务,为民法典的编纂提供了基本遵循。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民法典的制定反映网络时代特点、回应技术发展需求、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健全风险治理机制。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对于公众反映强烈的许多问题,民法典草案都作出了回应。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民法典每一条款都与每位公民息息相关: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消费借贷、婚姻家庭、生产生活……这部公民权利保护集大成的法典,堪称一部新时代大写的公民权利宣言书。


(1)结合材料和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对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
(2)民法典的制定实施是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请概括说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

4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民法典草案展开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

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说明民法典的立法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
(2)民法典制定过程是科学立法的一个典范,请你根据材料加以说明。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把编纂民法典确定为一项重大立法任务。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编纂工作采取“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编纂分编,最终与民法总则合并,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等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用行文条款书写人民权利,最大程度保护人民权利。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社会普遍认为,民法典坚持人民至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优势。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民法典的编纂过程如何体现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民法总则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
①旨在通过立法保障救助人的合法政治权利  
②使受助人的恶意侵权行为有了法律的约束
③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④为弘扬社会正能量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以公民的民事权利为中心,对权利主体进行了界定,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权利等内容,覆盖民法典分则的方方面面。民法总则的制定
①为调整民事关系提供了更为系统化的立法指南
②为公民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提供根本行为准则
③为公民有序参与民主政治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④将会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十八届四中全会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必须(   
A.转变政府职能,把所有的事情管好
B.依法执政,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C.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D.加强队伍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