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探究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0多年前,毛泽东主席和黄炎培先生在延安窑洞里关于历史周期率的讨论有一段窑洞对的故事为人熟知。当时黄先生问毛主席,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毛主席鲜明地回答: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从陕甘宁边区的豆选,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郑重投票;从建立三三制为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到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新路。从各地有事好商量机制的建立,到新时代枫桥经验借助互联网搭建起干群交流平台,再到各地争相涌现的民情直通车、居民论坛、民主听证会、民主议政会……一个个别具特色的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竞相涌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何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
2024-05-29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池州一中等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三模)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标党中央提出的12个方面调研内容,确定了多个方面的重点课题;围绕编制立法规划开展系列调研,广泛听取中央和国家机关、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地方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建议;开展湿地保护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调研;不断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通过调查研究,向基层向群众向实践要思路、要方法、要答案。

材料二   开展调查研究,就要到田间地头去闻闻空气、沾沾泥土,到群众家里去坐坐板凳、唠唠家常,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掌握第一手资料,摸实况、问实情、干实事。开展调查研究,要抓住典型,分析问题成因,要把实事求是贯穿于调研全过程。开展调查研究,要做计划、列任务、拉单子,做到有方向、有目标、有重点。既要统筹规划,又要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通过调查研究提升治理效能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中“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的知识,说明调查研究对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
2024-05-2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2023年2月,中共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同意把这一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批准这个方案。材料表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④我国政府的权力由人大赋予,国务院机构改革由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组织法是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组织法修改工作。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和汇报,为国务院组织法修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重要遵循。

2023年10月、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对修订草曾进行了两次审议,并决定将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将修订草案印发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征求意见,组织部署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2024年3月9日上午,各代表团认真审议了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修改稿。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修订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提出了修订草案表决稿。3月10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修订草案表决稿,决定将修订草案表决稿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2024年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方略的?
2024-05-29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淮北市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积极探索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创新开展“红色军令状”活动,通过“选题立状”、“按状实施”、“状况反馈”三项工作步骤抓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注重“选题立状”,推动由“出题”向“答题”转变。就日常生活中,居民群众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由所在小区网格员收集汇总制定问题清单提至“三方”联席会共商共议,对照职责任务,进行“选题立状”,压实三方责任,有效实现居民事项商量办、统筹办、联席办,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和遗留问题的解决。

紧盯“按状实施”,推动由“单治”向“共治”转变。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下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的“1+2”小区综合治理模式。对照“选题立状”,立足居民服务需求,业主委员会代表切实督促物业服务提档升级,将群众困难解决在家门口。

注重“状况反馈”,推动“议事”向“办成”转变。针对近期全国多地发生电动车火灾事故,依托“书记下午茶”“今日我当家”等群众协商议事载体,社区、物业和业主委员会合力,重点开展楼道消防安全宣传、隐患巡查劝导、楼道清理整治等工作,共同守护业主财产及生命安全,真正把“红色军令状”作为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一说材料中“红色军令状”是如何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效能的。
6 . 下表描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制定及修订历程:
1954年9月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国务院组织法
1982年12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国务院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根据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对国务院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作出规定,对于保障国务院依宪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订国务院组织法,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据此可知(     
①我国国家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③国务院组织法是国务院履职的根本政治保证
④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建立更加完备的法律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8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政治试题

7 .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必要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党的二十大强调,“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对推进政府组织机构法定化作出明确部署。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国务院组织法修改工作。2023年10月、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和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据此,形成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修订国务院组织法的过程中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
2024-05-27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四模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特别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浙江省的H村就是“千万工程”的一个典型代表。

近年来,村里建设的项目比较多,对涉及土地征迁、开发建设、垃圾处理等事项,不论大小,都要经过集体讨论。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目前H村已形成了民主恳谈、村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决议和乡贤评议的议事决策传统。

H村早在1996年就聘请了法律顾问,以前处理的法律问题大多是婚姻关系、邻里纠纷,现在更多的是旅游纠纷、知识产权保护。除了国法,村里也有自己的“村规”。村里领导请客吃饭报销时,每张发票都要村监委所有成员签字盖章,党务、村务、财务每月都要公开,真正做到了让村民们安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2024-05-2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四)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城市更新工作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对于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重要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23年以来,各地纷纷因地制宜,陆续出台城市更新政策法规,探索富有城市特色的实施方案。例如,《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和《兰州市城市更新办法》相继施行,为当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要求统筹推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活力街区打造、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传承、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更新工作。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约6.6万个。其中,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惠及882万户居民。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应如何做好城市更新工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

10 . 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2024年初,H市人民政府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颁布地方性法规,规范政府数据处理行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数据为民、数据便民服务机制,使公众办事更便捷高效。政务服务网设置了“我要评价”“咨询投诉”等反馈机制,并将反馈数据、问题内容与按期整改情况进行透明化公示,构建了公平公正的执法监督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H市是如何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