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综合探究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民法典呼之欲出,我国民事权利保护即将进入法典时代。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于2015年启动了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随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征集了法学界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的意见后,对民法典草案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最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诞生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民法典的编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诠释。
2023-01-2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9.1科学立法同步检测
2 . 下列能正确反映我国国家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的传导路径的是(     
①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最高权力
②执政党领导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指明方向
③人民政协积极履职,发挥作用
④国务院及各部委各司其职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

3 . 法治,美好生活的保护伞,民之福祉,法之所系。

家庭教育促进法:小家之事,大国之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我国首部家庭教育领域专门立法,从前期调研到进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再到今年三次审议,十年磨一剑。家庭教育促进法把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明“小家之事”背后的“大国之治”。
2022-12-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讲 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随堂小卷
4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虹桥街道考察时充分肯定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截至2021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22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建立立法联系点4700余个。到2022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获得建议11360余条,其中2300余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公民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有利于(     
①实现良法善治,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②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③促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维护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
④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公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保驾护航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4更新 | 373次组卷 | 4卷引用:统编版必修3第十六课时法治国家课时练习

5 .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近年来,我国在立法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完善法律制度。

材料一 我国《立法法》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后将法律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说明等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十日。近日,财政部根据社会公众反馈意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再次公开征求意见。

材料二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进入二审,正在修订的草案有以下修改:增加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的规定;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承诺达标合格证有关工作的指导服务和日常监督检查,并完善有关法律责任。

材料三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基层意见可以直达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立法精细化。目前,我国“国字号”联系点已有22个,覆盖全国2/3的省份,并带动各地建成基层立法联系点4700余个。2021年,上海全市25家联系点先后组织调研、座谈会100多次,征集意见1776条,有143条意见在上海市地方立法中获得采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我国在立法过程中是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2022-09-10更新 | 316次组卷 | 2卷引用:9.1 科学立法(基础篇)

6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部署推进。

为了不断把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梯次构建法治政府建设顶层设计,2020年,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征求意见稿,先后向各地区各部门、有关专家学者、中央依法治国委委员征求意见,并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纲要》送审稿。《纲要》送审稿报经国务院同意后,先后经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于2021年8月2日实施。


结合材料,说明《纲要》的出台是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
2022-08-25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必修三第三单元 单元培优专练
7 . 近年来,南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加强自身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促进民生热点问题解决,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此作出了如下积极努力: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主动接受监督检查;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编制权责清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这些举措(     
①有利于政府公正执法,促进执法水平不断提升
②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③有利于政府切实履行职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④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提出主张建议→充分听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征求人民政协意见→人大审议、公示、讨论通过→政府等国家机关贯彻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这一过程表明(     
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中国共产党执政并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③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
④我国的政治制度能广泛调动人民积极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河南鹤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践行“与党委同心、与法律同向、与政府同力、与代表同行、与时代同步”的理念,把法律赋予的职责履行好,把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完成好,不断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五同理念”体现了鹤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①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②科学行使最高立法权完善法治
③充分发扬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④促进人大与政府互相合作监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07更新 | 979次组卷 | 9卷引用: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础篇)
10 .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③党的领导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尊重宪法法律        
④人民要在党的领导下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