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1 . 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       
A.不懂得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没有把握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
C.不懂得必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
D.否认了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认识
2022-06-25更新 | 5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1年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2 . 回复信息的惯用语是“嗯嗯、都行、好的”,甚至直接回上几个表情包,这类人被亲切地称为“社交懒人症候群”,他们的说话方式被称为“敷衍体”。有人认为,当今社会压力大,人们根据社交程度选择“敷衍”或“不敷衍”,是每个人的自由;也有人认为,敷衍其实反映了麻木和冷漠,长此以往,他人也会被这种态度伤害。下列选项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上述观点都正确反映了社会现象
③上述材料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④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人的认识也不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⑤①
3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一簇鲜花而言,经济学家看到了它的经济效益,美学家看到了它的审美价值,而生物学家则看到了它的生命意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可以获得多个真理性认识
②人们的知识构成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③真理总是相对于它的特定过程和条件而言的
④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1更新 | 321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有些人由于对新冠病毒核酸“单样检测”和“混合检测”不了解而产生不同的看法。其实,两种检测方法都有其合理性。“混合检测”适用于大规模快速筛查低风险人群,在人群总体阳性率较低(0.1%)时更为适宜。但是对于发热门诊有症状患者、密切接触者、重点区域人群等高风险人群检测,则宜采用单采单检。这表明(     
①核酸检测方法选择应坚持从效率出发
②人们的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具有差异性
③核酸检测实践促进了人类认识的深化
④应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图形主体形似汉字“冬”的书法形态,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材料表明(     

①会徽的设计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会徽的设计源于创作主体的主观想象
③艺术创作过程要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不同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3-11更新 | 2611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理 )
6 . 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B.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C.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D.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7 . 新冠肺炎疫情让网友们就安徽六安是读“liu'an”还是读“lu'an”吵翻了天。部分主播主张读“liu’an”,其依据是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六”只有“liu”一种读音;还有一部分主播则主张地名应该充分尊重当地政府和群众意见,“六”应读“lu”音。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些分歧表明(     
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往往因人而异B.主客观因素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
C.对同一认识对象存在多个正确认识D.人的认识影响实践发展的结果
13-14高二下·山西·阶段练习
8 . 据报载,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文理同卷)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文、理科综合分值由300分增至32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低50分。北京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后,社会对语文分值增加、英语分值减少反响强烈,多数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表示赞成,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表示反对。这说明:
①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③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认识一定不同
④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05-22更新 | 37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与“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B.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D.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10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火腿、香肠等食用加工肉制品会导致癌症。美国全国牛肉生产商协会则认为,现有科学研究成果还不足以证明任何一种加工肉制品与任何一类癌症之间存在因果联系。两者的分歧说明
A.食用加工肉制品是否会致癌难以通过实践检验
B.不同主体对癌症病因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C.人们的认识受客观条件影响导致存在争议
D.对立认识中的一方不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