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1 道试题
1 . 2023年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省黄山市开幕。本届大展以“一辈子·一件事”为主题,设有非遗美食品鉴展、金属工艺作品展、刺绣类作品展、草柳藤编织类作品展、雕刻类作品展5大展区。由此可见(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文化的内容
③文化遗产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参观展览增进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也具有丰富的现代意义。由此可见,习近平文化思想(       
①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路径
③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必须保证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④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当代华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与岑夫子、丹丘生一同乘鹤翱翔,“将进酒,杯莫停”,极尽狂放与浪漫。2023年暑期档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奔涌着中华文化基因的诗情,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夏天瑰丽“盛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超越时空,把过去和未来紧紧连接在了一起。这启示我们(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标识
②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要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生产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华州皮影诞生于秦汉,被誉为“世界电影鼻祖”。为了让皮影技艺“活”下去,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汪海燕将服务于传统戏曲的皮影与动漫、游戏等“二次元”元素结合起来,最终使新的皮影展现形式诞生。她还积极与服装、汽车、时尚品牌等行业进行跨界合作,让皮影重新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从而跟上“潮流”焕发新生。这启示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     )
①以市场化、产业化为方向
②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相适应
③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文化改革与发展,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创造“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下列文化建设措施能体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是(     
①吸收外来——学习、借鉴先进的外来文化,促进文化趋同
②吸收外来——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③不忘本来——尊重、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面向未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近年来,沿黄河各省区通过“文物+科技”“文物+旅游”等方式,以更丰富的全新姿态守护黄河两岸的文化遗产,续写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黄河故事”。守护黄河两岸文化遗产是基于(       
①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文物是中华文化文脉赓续、博大精深的重要物证
③“文物+科技”的保护方式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④作为“活”着的历史,文物对研究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24高三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名校
7 . 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该法的出台(     )
①是公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根本保障          
②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振奋民族精神
③以法治方式推动保障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          
④旨在完善法治体系,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8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8.1 课后分层作业巩固提升(B卷)
8 . 从新石器时期“7000多岁”的陶人面像、迄今中原地区所见蟠龙形象最早标本的彩绘龙纹陶盘,到商代象牙杯、西周铜牺尊,再到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白釉黑彩龙凤纹瓷罐……从文明起源到宅兹中国,溯源历史、寻脉中华,让“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更加清晰。这表明(       
①文化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
③继承让传统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        ④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丰富多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文化在漫长的利用和治理黄河的实践中,通过贸易、文化交流、政治外交等活动,从中原地区向四周传播并走向全球,搭建起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向世界传递了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发展进程。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弘扬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7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上的致辞指出:“我们要深化交流互鉴,以包容的胸怀构建和而不同的精神家园。文明是多样的,世界是多彩的。青年充满了活力,应该也能够以平等、包容、友爱的视角看待和而不同,用欣赏、互学、互鉴的态度对待多种文化。我们要以这次大运会为契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谱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相关知识,指出“以包容的胸怀构建和而不同的精神家园”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