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1 . 2004年,湮没已久的台州乱弹以一出《打瓜园》亮相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一举斩获铜奖;次年,台州乱弹剧团以“民办公助”形式重新成立,并建立人才培养、激励等制度。到如今,剧团已经创作、排演了多部新剧,捧得许多重量级奖杯,收获了百姓口碑。材料告诉我们(     
①普及优秀传统艺术提高了人民的道德水平
②文化发展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③文化发展需建立健全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④文化创作应注重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五星出东方”系列文创产品以出土于尼雅遗址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为原型创作,用锦护臂上的祥禽瑞兽、云纹、圆形纹等元素设计了瓷器、丝织品、冰箱贴、茶具、首饰等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采用新材料、新形式和新场景,把文物与其背后的文化历史融入不同年龄民众的各个生活场景中,新奇有趣的文创设计让古老文物“种草新人类”,实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这一文物IP的艺术释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一说“五星出东方”系列文创产品开发给我们的启示。
2023-11-26更新 | 97次组卷 | 6卷引用:选必三第四单元专项提升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电视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从《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咏唱中国经典名篇,到《中国诗词大会》以选手积极竞答、观众广泛参与、专家深度阐释的方式展示中国诗词之美;从《典籍里的中国》以影视化、戏剧化、故事化的方式展现典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中国价值,到《中国成语大会》讲述成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背后的中国智慧;从《上新了·故宫》寻觅故宫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元素,到《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经过创作者的深入发掘、精心编制、精彩演绎,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典籍、文物、建筑遗产“活起来”,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形成持续不断的传统文化热。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热起来”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革命先驱、志愿军将士、“两弹一星”科技工作者、新时代反贫困、建小康、战疫情、化危机、应变局的志士……汇聚起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把我们的事业推向更高点、让我们的事业走向更成功。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能让我们事业更成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对此观点分析说明。
5 . “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从城市到乡村,阅读越来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推进全民阅读不仅要让阅读成为社会风尚,还要让阅读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有利于(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发挥文化的反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建设
③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④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国民整体素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14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6 .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艺术课程由原来的两科(音乐、美术)变为五科,以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形成中小学艺术课程科目,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强调纳入中小学教育各个学段以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此次课程改革旨在(     
①强化“五育”并举,提高当代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②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③凸显审美观和艺术素养在人文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④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提高全社会文艺创作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的颁奖词

2021年2月17日,张桂梅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2月25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6月29日,张桂梅被党中央授予“七一勋章”;2021年11月,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化育人心,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是“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总有一种力量,担当奉献,苦干实干,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是“老师学生一起苦教、苦学,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学校办出名堂”;总有一种信仰,为国为民,坚定如磐,那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那是“如果自己突然走了,葬礼就不办了,骨灰直接撒到金沙江,请提前把丧葬费预支给我,我想把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从文化的功能的角度,说明张桂梅精神的现实意义。
(2)“人民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请你为青少年学生学习张桂梅精神,弘扬主旋律,写两条建议。
8 .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兔被称为瑞兔、玉兔,代表着机智敏捷、纯洁善良、平静美好。吉兔呈祥,象征中华大地愈发安宁样和、生意盎然、朝气蓬勃。中华生肖文化(     )
①囊括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②蕴含着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标识的体现
④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在江苏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有一支活跃的村民乐团——马庄乐团。几十年来,村民忙时务农、闲时从艺,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文化,用文艺滋润心灵,不仅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充实起来,也激发了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发展优秀乡村文化(     )

①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旨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③可以引领风尚,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④能够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20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章末检测卷(三)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10 . 《诗画中国》节目以中国经典名画为讲述主体,以经典诗词为意蕴引领,以现代科技综合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传达诗画文化。诗书画蕴含着中国人对自然万物的启迪与哲思,映射着中华先辈的人生观、宇宙观和精神内涵。该节目的独到之处在于(     
①彰显了世界观、人生观、科技等文化核心的魅力
②发挥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功能
③通过诗书画等文化载体展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④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