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将其进行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和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切实做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结合。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知识,分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分析如何切实做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结合。
2 . 克孜尔石窟坐落在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千米处。开凿于公元3世纪的石窟,停建于公元8-9世纪,衰落于公元13世纪中叶。它是古龟兹人文发展的一部历史大典,壁画中所展现的龟兹民族的语言、人种、服饰、信仰以及生产、生活与乐舞活动场景,也明显揭示出佛教文明向东传播的历史轨迹,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土化过程。这说明(     
①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③克孜尔石窟是在与外来文化交流、碰撞中发展起来的
④壁画艺术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26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当前,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因为(     
①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②文化传承发展可以凝聚精神力量,激发民族自信心
③只有吸收外来才能开辟未来,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
④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25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湘豫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2023年8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了中国国家公园标识。该标识由地球、山、水、人和汉字书法等元素构成,标识中连绵的山川构成汉字“众”,寓意山连山、水连水、众人携手保护自然资源,展现了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的中国国家公园有机融合,体现中国国家公园的全球价值和国家象征。这一创意设计(       

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复刻       

②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

③表明中华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④表明多种功能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中国邮政发行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六十周年》纪念邮票。60年来,几代中国人广泛参与,一批批学雷锋标兵不断涌现。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新时代继续弘扬雷锋精神是因为(     

①雷锋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力量
②它产生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③雷锋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引领时代的独特价值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因时间、地点、条件不同而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18更新 | 2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原创性科学概念,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的一个关键词。

材料一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不仅吸纳其他国家和地区创造的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又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人民意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厚德载物、讲信修睦、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优秀传统思想高度切合,是中国人民基于文明自觉的正确选择。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鸦片战争之后,无数仁人志士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艰难摸索,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了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要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构想;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重大命题;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将中国式现代化总结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材料三   回顾历史,资本主导的西方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之路,现代化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进程相伴相随,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某些强国走上了称霸的道路,由此,有人提出,“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就一定会称霸,中国强大起来了,所以中国一定会称霸。”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基于文明自觉的正确选择。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就一定会称霸,中国强大起来了,所以中国一定会称霸。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023-10-06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南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直接拿过来就能够运用的文化。(     )
2023-09-13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理科)
8 . 近日,有位妈妈晒出身着马面裙的女儿,随性洒脱,高贵典雅。网友:时尚的尽头是传统!马面裙是中国古代“以折代剪”服装制作理念的典型,体现了“节用惜物”“器以藏礼”“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等精神观念,其风格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不断得到创新和传承。马面裙流传至今是因为(     
   
A.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B.文化的内容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出来
C.其所反映的制作理念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独特的精神标识
2023-09-12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北附同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     
①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②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
③彻底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难题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为深入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山东省委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座谈会,就《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广泛征求意见。各民主党派山东省委会闻声而动,就“黄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开展调研,并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一   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山东作为孔子故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最有底气、有能力、有责任推动儒学研究,用儒家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建议二   以黄河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依托,推介和展示一批黄河文化地标,实现山东非遗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擦亮好客山东“沿着黄河遇见海”的文化旅游品牌,推动黄河文化“开新花”“结硕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如何推动黄河文化“开新花”“结硕果”。
2023-08-28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启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