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5 道试题
1 . “我们的中国故事”分享交流会于2023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办。来自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中英文化界、艺术界的近百名代表参加,共叙中国情缘,共话文化交流与合作。此次活动(     
①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②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各国文化交流
③表明文化交流互鉴具有超越国界和时间的非凡能力
④见证薪火相传的文化力量,向世界阐释推介中国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在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上,中华传统服饰大放异彩,吸引各国友人关注。从琳琅满目的服饰到古色古香的建筑,从余音绕梁的民乐到精妙绝伦的技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名片”。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的召开(     
①能够避免不同文明之间发生冲突
②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提供了根本途径
③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弦歌不辍、历久弥新
④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节选)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国内许多学堂,外国许多留学生,在这期内蓬蓬勃勃发生。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鲁迅《拿来主义》(节选)
“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分析梁启超和鲁迅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
2024-02-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工艺美术馆中央大厅内,“中华福树”、剪纸、风筝、宫灯相映成辉,意趣盎然;玉雕、织绣、竹编木雕等工艺精品精美绝伦;行云流水的古琴演奏、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独具神韵的京剧表演让人流连忘返……本次活动让来宾们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做法(     
①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
②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③能够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加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式传统服饰变得简约而不简单。它糅合现代服饰的设计理念,又保留传统的中式元素,成为时下越来越火的“新中式”穿搭。在欧美时尚秀场上,也有不少“新中式”非常现代的剪裁结合经典的斜襟、立领、织锦等传统元素,演绎出一种独具一格的东方之美。这表明(  )
①中式传统服饰对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重要作用
②文化交流和传播有利于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③独具特色的中式传统服饰文化是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④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代服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在北京文化论坛文艺晚会节目《同舟》中,来自中国、希腊、埃及、伊拉克、印度的演奏家们,同乘一叶小舟,用诞生自中国先秦时期的古琴、古希腊时期的里拉琴、古埃及时期的奈伊笛、古巴比伦时期的乌德琴、古印度时期的木丹加鼓,奏响一曲和谐之音,营造出人类文明之河的壮美景象。《同舟》的成功表明(     
①多样的世界文化是开展文艺创作的源泉
②各民族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③各民族文化在各美其美中逐步走向同一
④中外文化在融通创新中实现了美美与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7更新 | 39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两岸情深,一脉相承。在某卫视节目中,两岸歌手隔空合唱“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伴随着熟悉的旋律,两岸民众共同的青春回忆和情感记忆被唤醒,画面感人至深又诗意十足。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
②大众传媒是两岸传统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两岸文化相互交融夯实了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取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为什么中共的党代会五年开一次?”“中共各级‘一把手’为什么叫书记?”“中共党代会闭幕时为何要奏《国际歌》?”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中国新闻社聚焦海外关注,依托全球融媒体渠道发起“问题众筹”,推出“问答二十大”系列短视频。该系列以联通中外为定位,以立足海外为特色,问题征集于海外,产品落地于海外,实现“问题从海外来,答案到海外去”。上述举措意在(     
①创新传媒叙事方式,引导海外民众修正认知偏差
②推动中外文化互鉴,汲取文化创新的资源与启示
③利用媒体融合趋势,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感染力
④加强党的理论创新,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0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数据监测(一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9 . 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为丝路文化交融搭建相通之桥,合力奏响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由此可知(     
①在推动文化发展中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
②面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要以我为主
③认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以美美与共
④丝路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3年,江苏沛县八堡村“村界杯”足球赛和贵州台江县台盘村“村BA”篮球联赛“火爆全网”。这种贴近村民生活、步入烟火人间的草根球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在乡村的蓬勃开展,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了乡村振兴。由此可见(       
①“村BA”的火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②对待外来文化要保持开放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④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可以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