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0 道试题
12-13高二上·甘肃武威·期末
1 .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   
A.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B.否认本民族的文化,推崇外来文化
C.既要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否定外来文化
D.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
2014-05-28更新 | 886次组卷 | 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通辽科尔沁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2-13高二上·山东济宁·阶段练习
2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说明(        
A.民族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世界文化的发展
B.世界文化的繁荣以各民族文化繁荣为基础
C.只有世界的文化,没有民族的文化
D.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013-07-10更新 | 72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2-201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林一中高二期中考试理科政治卷
10-11高二上·山东东营·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比尔.盖茨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段话说明                                               (               )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
②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③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③④
2012-11-19更新 | 46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2-201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林一中高二期中考试理科政治卷
10-11高二下·内蒙古赤峰·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某陶瓷企业撇开建陶行业一味模仿欧美设计的惯常做法,大胆创新,将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巧妙地融入到设计中,把中国文化元素导入产品,一举打开了国外市场。这表明
A.传承中国文化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基础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能够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
C.对外贸易是全球化背景下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
D.含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优于欧美设计的产品
2011-08-15更新 | 59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10-11高二下·内蒙古赤峰·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下列属于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①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②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传播文化
③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行文化传播
④通过教育方式进行文化传播
A.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1-08-11更新 | 8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10-11高二下·内蒙古赤峰·期末
6 . 我们请人吃饭时,明明做了满满一桌子的菜,却往往对客人说;“今天没什么菜,随便吃点”。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自谦在我们的文化里是一种礼貌。然而,美国人对这类的“转弯抹角”方式表达的礼貌觉得难以恭维,他们喜欢直率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美国人请人去他家作客,他们会指着桌子上的菜肴明确地告诉客人,“我们为你的到来准备了这些好吃的东西,希望你喜欢它们”。这一现象要求我们
①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②必须让西方人理解并学习东方文化
③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1-08-11更新 | 8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7 .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2011-06-10更新 | 25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
10-11高二下·黑龙江绥化·期中
8 . “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但如果古典诗歌不创新形式走出去,就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扩大文化传播的途径
②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加强文化交流,走向文化的统一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1-05-29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9 . 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 . 1861年,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 ,另一个叫英国。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雨果的话代表了有良知的法国民众的声音。从人类正义的立场看(  )
  ①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竞争秩序是归还被劫文物的关键
  ②英法两国应与中国谈判解决流失在英法的上述文物的归属问题
  ③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是尊重他国文化的起码准则
  ④依国际法归还所劫文物是遵循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0-02-27更新 | 309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