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8 道试题
13-14高三上·山东潍坊·期中
名校
1 . 迄今为止,全球有110多个国家建立了430多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果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A.文化平等、尊重差异、文化趋同
B.文化传承、文化融合、文化霸权
C.色彩斑斓、文化借鉴、文化渗透
D.文化平等、求同存异、文化自信
2016-08-26更新 | 66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省黄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2 . 网络流行语“no zuo no die(不做死就不会死)”,2014年被“美国在线”录入俚语(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词典Urban Dictionary,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这表明
①文字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现代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 . 数字技术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出版业,还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数字印刷、微信互动、5D电影……人们从这些数字产品中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魅力。这表明科技创新是(   
①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4 . 2014年12月19日,权威解读当代中国核心话语的“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在京发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等5个专题的首批77条核心词汇的权威解读和阐释以中、英、法等7个语种同步发布;24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首批术语发布,包括“道”“气”“仁”“义”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的81条术语发布。上述做法
①目的是宣传中国的语言文字,提高汉字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②是创新对外话语实践,传播中国声音的有益尝试
③有利于增强文化信心,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④有利于阐释“中国道路”,输出“中国模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5-08-19更新 | 9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卷政 治
13-14高二上·福建·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现象告诉我们
①方言只是属于地域性文化,流失是必然的
②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文化是多样的,在不同文化融合过程中应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13年7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19届国际语言学大会”,各国专家学者就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进行研讨,并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
①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③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014·安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纸质图书已不是人们阅读的唯一选择,网络阅读已挟街越来越多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青睐。这主要表明(       )
A.文化活动离不开特定物质载体B.现代文化具有塑造人的积极作用
C.大众传媒具有文化共享的功能D.科技进步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8 . 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