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1 . 中国拥有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网,从中国出发,向北向西可直达西欧,向南可连通东南亚。我国政府提出的以高铁为重要纽带的“一带一路”倡议(       )
①有利于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有利于规范国际贸易秩序,消除贸易摩擦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④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确立了我国的主导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欧作为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在这个变乱交织,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具有格局性影响,也为世界注入稳定力量。

材料一   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于2023年9月25日在北京举行。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欧贸易仍持续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贡献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中欧在汽车、民用核能、航空、航天制造等方面,双方原有的互补优势不仅得到保证,而且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同时,双方在技术、原材料领域也有很强烈的互补性。只要继续加强对话交流,扩大合作基础,中欧之间的合作不仅会给双方带来更大的共同利益,同样也会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创造更多积极有利的条件。

材料二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 自开行以来,中欧班列连接中国与欧洲大陆,大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物,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能力稳步提升。10年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7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中国运往欧洲的货物品类已经拓展到汽车整车、机械设备等53大门类、5万多种商品,欧洲运往中国的货物品类也逐步拓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等多种商品,运送货物价值累计超3400亿美元。


(1)中欧合作是机遇而不是风险。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中欧班列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全球发展遭受严重冲击,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进程受阻,南北鸿沟继续拉大,粮食、能源安全出现危机,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个别国家将发展议题政治化、边缘化,搞“小院高墙”和极限制裁,人为制造分裂和对抗。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各国带来的机遇更加广阔,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的意志更加坚定。

2021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为破解全球发展困境提供了“金钥匙”,推动发展问题回归国际核心议程。全球发展倡议是继共建“一带一路”后中国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2022年,由中国发起成立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正式成立。截至2022年7月18日已经有60个国家加入该小组。10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表示了对全球发展倡议的积极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为什么是破解全球发展困境的“金钥匙”。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中国是联合国标准下工业门类最全、配套最为完整的国家,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比重近30%,是全球供应链的“世界工厂”。近些年,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和供应链重要中心地位不断凸显。2023年11月,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行,首届链博会是中国为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搭建的全新交流合作平台,展览总面积10万平方米,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五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国际参展商达26%,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多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


链博会成为世界各国“合作链”和“共赢链”。链博会是世界各国的“合作链”和“共赢链”。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加以说明。
5 . 我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最初的190项缩减到现在的27项,在世贸组织关于服务业的160个分部门里,海南自贸港有120多个分部门超过中国“入世”时的承诺水平;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相比,清单中110多个服务分部门开放水平更高。联合国《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3年1月至10月,中国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2.1%。由此可见(     
①中国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②开放的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主导经济全球化步入新时代
③经济全球化是推动资本追逐利润的根本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复苏
④中国的大国担当,引领国际关系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繁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2023年11月,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积极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取得丰硕成果,按年计意向成交创历届新高,金额达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透过进博会的窗口,世界看到中国经济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韧性与蓬勃活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人表示,中国经济2023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并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近期,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国际机构近来密集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从之前的5%上调至5.4%,同时上调2024年GDP增长预期;经合组织(OECD)将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上调至5.2%。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的。
2024-01-1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联考政治试题

7 . 2023年11月,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回答.13~14题。

1.以“链”为名,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推动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链”接世界,奏响开放合作新乐章,进一步佐证了中国(       )
①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②着力推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③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       
④奉行多边主义捍卫自由贸易体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首届链博会展览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邀请全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的企业集中展示其最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来自境外的参展商占比达26%,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链博会”(       )
①是中国提供的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②旨在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构建国内大循环
③表明打造稳定、安全、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④是中国积极参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联考政治试题
8 . 在2023年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科技前沿类展览专区以及生活消费类题材展览面积较上届增长30%,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进博会的举办(     
①有利于更好满足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②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使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心
③有利于中国和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机遇
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从外贸大国走向外贸强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由改革开放之初仅355亿元增至2022年的42万亿元,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从2001年至今,我国关税总水平从15.3%下降至7.4%,自2023年1月起,中国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将进一步增强。

在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中国已经将开放重心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自2017年以来,中国连续5年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压减至31条和27条,2023年10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在多边领域,中国主动担负大国责任,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在区域领域,中国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国际社会信赖的合作平台,将更多发展中国家纳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之中,带动更多国家融入以“发展”为核心特征的全球化进程中。

有人认为,中国向来是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行动派”。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10 . 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于2023年10月10日至12日在青岛举办。来自全球的416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代表聚焦“跨国公司与中国”主题,共洽谈推动签约外资项目194个,总投资约206亿美元,投资方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规模超过历届峰会。可见(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②中国强大的市场能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机遇
③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