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重视“内外”联动。

【读数看优势】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已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总量已超过5亿人,人均国民收入已达1.25万美元。当前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上升到14年,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研发人才数量全球第一,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概括我国的市场优势,并分析这些优势如何推动国内大循环。

【开放促循环】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60家,同比增长34.9%,是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从生产制造到研发创新,外国企业持续加码投资中国。2024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采取了多项措施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

扩大市场准入,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水平

合理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开展放宽科技创新领域外商投资准入试点,扩大银行保险领域外资金融机构准入……

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内外资企业创新合作

便利国际商务人员往来,优化外国人在华工作和居留许可管理,深入实施新形势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上述措施如何助力国际循环。
2 . 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各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能源合作。

区域

合作内容

澜湄区域

中国能源企业与相关国家的电力合作项目覆盖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多领域

中亚腹地

新采出的天然气汇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拉丁美洲

中国电网企业正在参与筹建的智利首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预计将为当地创造至少5000个就业岗位
上述材料说明我国(       
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以国家间合作代替竞争与冲突
②主动参与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巩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④为区域各国经济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促进国际能源合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4年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落下帷幕。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嘉宾共聚一堂,围绕亚洲与世界如何共迎挑战、共担责任展开讨论,奏响一曲开放合作的大合唱,为推动全球共同繁荣注入信心和力量。由此可见,博鳌亚洲论坛(     
①积极回应当今时代主题的变化,参与全球治理
②反映了亚洲各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
③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为世界团结协作凝聚共识
④坚持开放融通,为建设合作共赢的世界汇聚合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安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上升期。聚焦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产线改造、数字转型推动传统制造业“老树发新芽”。安徽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2.9%,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安徽谋划实施人才兴皖工程,促进更多人才回皖来皖留皖兴皖,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动能。

材料二   安徽瞄准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目标,推动战略平台、园区平台、活动平台等开放平台体系能级持续提升,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跨境电商干劲十足,订单一个接着一个;更多跨国公司走进了经开区,科技创新、产业集聚魅力十足;进博会、服贸会、投洽会上,皖企身影活跃……高能级开放平台,成为打造安徽对外开放的“主战场”。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安徽省是如何践行这一要求的。
(2)高能级开放平台是安徽打造对外开放的“主战场”。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材料一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聚焦粮油等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业领军企业,持续扩大“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影响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和作用发挥;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持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材料二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良好的国际环境。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各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一方面,“全球南方”国家蓬勃发展,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恃强凌弱、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等论调层出不穷,个别国家枉顾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单边主义行动加剧了世界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

“应当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这是中国关于全球治理的最新主张,具有鲜明时代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河北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推进乡村振兴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2024-05-12更新 | 276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阜城中学2023-2024学年新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6 . “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我们是有信心、有底气的。”2024年3月6日,商务部部长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就商务领域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总结道。同时他指出今年外贸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多个国际组织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外需下滑压力还很大。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实施了约3000项贸易限制措施,远高于2019年的1100项。此外,地缘冲突等外溢因素,也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依据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增强外贸的信心和底气。
2024-05-11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2023年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办,吸引5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一系列“链”上合作密集展开。中国举办链博会,就是为了顺应时代呼唤,创造一个促进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化平台。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保持稳定、持续深化时,世界各国就普遍受益;反之,世界各国就普遍受损。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建设者。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得更具韧性、更有效率、更富活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未来,中国的供应链将向拉丁美洲、非洲等“一带一路”国家发展,为各方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凝聚合力,共促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举办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的意义。
2024-05-10更新 | 32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百校联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会客全球、展链世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2024年1月25日,《全球会展业发展报告2023》发布:2023年中国共有288个展馆,室内展览面积约1240万平方米,展馆数量和总容量均位居全球第一。值得一提的是: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69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亮相国家展,涵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包括6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来自全球1000多项创新技术与成果在技术创新成果展区、未来发明家展区、境外创新发明展区等三大展区向社会各界展出,打造技术贸易发展的国际交流展示平台;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吸引了全球1000多家企业参展,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创新技术等集中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共吸引65个国家和地区的3382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其中国际品牌2226个,国内品牌1156个。以会展为平台,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走向世界,有力助推了全球贸易、投资和技术创新的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阐述中国举办系列会展对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数字贸易正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未来贸易增长的新引擎。

面对百年变局与挑战,数字全球化以更低的成本链接全球消费和生产,推动全球合作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升级,催生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服务为核心、数字订购与交付为主要特征的数字贸易,吸引更多的海外买家,使贸易成交的效率更高、市场更广阔多元,也使中国企业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提升利润空间、品牌价值和国际竞争力。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对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部分相关重要论述如下:

我们敞开大门,谁来同我们合作都欢迎。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中国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扩大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提升现代服务业开放水平。

——2023年8月22日,习近平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谋发展。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023年11月5日,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

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的科学性。
2024-05-01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