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入世以来,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开放的承诺,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接近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出口上,外国消费者可以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到中国商品,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成本。进口上,我国有14亿多人口的大市场,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国市场正迈向“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中国对外投资从26位上升到全球第1位。连续举办五届进博会,不断搭建完善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备受世界瞩目。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带动一大批国家联动平衡发展。改革不止步,我国持续降低进口关税,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放宽市场准入,精简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减少投资限制,提升投资自由化水平;稳步扩大金融业、服务业等开放进程。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的好处。
(2)中国将怎样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2024-04-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谈到共建“一带一路”的经验时表示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紧密。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无论是中国对外投资还是外国对华投资,都彰显了友谊和合作,体现着信心和希望。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你对“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这一观点的理解。
3 . 中欧班列是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国际联运列车,目前基本覆盖了亚欧大陆全境,联通400多座城市,形成了“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通道格局,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品牌,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焕发出新活力。中欧班列(       
①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促进了国际经贸发展
②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增进了民生福祉
③坚持了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捍卫了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
④有助于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4年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我国商务部部长在会上表示,2024年的外贸形势仍十分严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实施了约3000项贸易限制措施,远高于2019年的1100项。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4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在3.3%,远低于往年历史平均值4.9%。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应当(       
①依托国家市场优势,推动全球开放体制的形成
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③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贸易规则的制定
④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本轮巴以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灾难,并出现扩大外溢趋势,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担忧。中国政府同有关各方密切沟通,积极劝和促谈,推动停火止战。

在人道主义援助方面,中国已通过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和联合国机构提供了20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援助,通过埃及向加沙地带提供了价值1500万元人民币的食品、药品等紧急人道主义物资,并将根据加沙人民需要,继续提供物资援助。在双边层面,中方在同包括巴以双方在内的多国外长通电话或会见时,就巴以问题交换意见,明确阐述中方立场,发出中方呼声。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推动安理会通过了本轮巴以冲突以来的首份相关决议,决议呼吁在整个加沙地带实行紧急人道主义暂停、建立人道主义走廊。2023年11月20日,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就巴以冲突开启国际斡旋之行,首站来到中国,表明了对中国的高度信任,显示中方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行动广受认同与肯定。

(1)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我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行动广受认同与肯定的原因。

材料二   伴随各国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数字保护主义和技术民族主义在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出现抬头趋势。这些国家强行从战略、安全和国家间竞争的角度看待科技议题,过度保护本国科技市场、技术资源和比较优势,阻碍知识传播与创新合作,形成技术垄断与数字壁垒。目前,全球范围内尚不具备统一规范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各国在数字经济治理上缺少足够共识,相关规则孤立且零散,无法形成有效治理模式与完整治理体系。原有的全球治理体系无法充分应对时代新挑战,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面临政治考量、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等多方面的重大考验。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数字治理变革方面国际社会应如何加强合作。
2024-04-03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各方共形成了458项成果,中外企业达成972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11月10日,第六届进博会圆满落幕,已有近200家企业提前签约参展第七届进博会,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11月底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有关各方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这一个个数字说明(     
①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②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控制力显著提升
③中国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实现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④中国积极发挥全球发展贡献者和全球治理主导者的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3年11月,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本届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5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一系列“链”上合作密集展开……5天展会,中外客商云集,“链”上签约纷纷落地。

新平台:凝聚开放合作共识。
本届链博会展览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5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展区内,人头攒动,不同肤色的展商和客户深入交流,寻找新的机遇;论坛上,各界代表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提出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建议。
新窗口:共谋创新发展之道
本届链博会既展示产品,也展示产业链条和生态。纵向展示各链条各环节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横向展示金融、物流、贸易咨询、商事法律、文化旅游及创意设计等供应链服务,助力上中下游产业合作、共同发展。中外企业互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共同讲述“链”上合作共赢的故事、探讨“链”上创新发展的机遇。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举办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的重要意义。
2024-04-0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近年来,中国与海湾国家积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发挥互补优势,培育发展动能,持续深化创新科技合作,共同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等,携手打造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到2025年,5G网络将占海湾国家移动数据连接的近一半。中国与海湾国家的数字技术合作及贸易(       
A.是基于双方的根本利益,能培育发展新动能
B.顺应全球化趋势,推动双方数字技术共同发展
C.表明双方经济依存度加深和分工协作扩大
D.表明双方结盟应对数字技术的挑战,扩大共赢空间
2024-04-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乱交织、相互激荡的国际形势给同处一个星球的人类构成了严峻挑战。中国在国际上坚持多边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使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各国能够融资并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促进了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双赢。这说明(     
①中国以维护各国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与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③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余年来,我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方主持建设的中老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重点运营项目稳步推进,一批“小而美”的农业、医疗、减贫等民生项目也相继落地。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表明(     
①我国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方向发展
②我国倡导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④中国持续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强大正能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