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重视“内外”联动。

【读数看优势】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已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总量已超过5亿人,人均国民收入已达1.25万美元。当前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上升到14年,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研发人才数量全球第一,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概括我国的市场优势,并分析这些优势如何推动国内大循环。

【开放促循环】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60家,同比增长34.9%,是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从生产制造到研发创新,外国企业持续加码投资中国。2024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采取了多项措施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

扩大市场准入,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水平

合理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开展放宽科技创新领域外商投资准入试点,扩大银行保险领域外资金融机构准入……

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内外资企业创新合作

便利国际商务人员往来,优化外国人在华工作和居留许可管理,深入实施新形势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上述措施如何助力国际循环。
2 . 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各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能源合作。

区域

合作内容

澜湄区域

中国能源企业与相关国家的电力合作项目覆盖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多领域

中亚腹地

新采出的天然气汇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拉丁美洲

中国电网企业正在参与筹建的智利首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预计将为当地创造至少5000个就业岗位
上述材料说明我国(       
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以国家间合作代替竞争与冲突
②主动参与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巩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④为区域各国经济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促进国际能源合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安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上升期。聚焦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产线改造、数字转型推动传统制造业“老树发新芽”。安徽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2.9%,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安徽谋划实施人才兴皖工程,促进更多人才回皖来皖留皖兴皖,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动能。

材料二   安徽瞄准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目标,推动战略平台、园区平台、活动平台等开放平台体系能级持续提升,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跨境电商干劲十足,订单一个接着一个;更多跨国公司走进了经开区,科技创新、产业集聚魅力十足;进博会、服贸会、投洽会上,皖企身影活跃……高能级开放平台,成为打造安徽对外开放的“主战场”。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安徽省是如何践行这一要求的。
(2)高能级开放平台是安徽打造对外开放的“主战场”。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材料一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聚焦粮油等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业领军企业,持续扩大“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影响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和作用发挥;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持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材料二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良好的国际环境。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各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一方面,“全球南方”国家蓬勃发展,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恃强凌弱、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等论调层出不穷,个别国家枉顾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单边主义行动加剧了世界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

“应当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这是中国关于全球治理的最新主张,具有鲜明时代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河北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推进乡村振兴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2024-05-12更新 | 275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阜城中学2023-2024学年新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5 . “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我们是有信心、有底气的。”2024年3月6日,商务部部长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就商务领域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总结道。同时他指出今年外贸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多个国际组织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外需下滑压力还很大。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实施了约3000项贸易限制措施,远高于2019年的1100项。此外,地缘冲突等外溢因素,也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依据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增强外贸的信心和底气。
2024-05-11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时之举。

从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探索制度型开放,到不断扩大“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已经从早期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正在努力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着力培养出口竞争的新优势,不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也不再简单的依靠低成本的人力资源,而是突出新的核心竞争力。

从自贸区推出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迈出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第一步,到清单上的项目从190项缩减到27项,再到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出了第一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实现服务贸易管理模式根本性变革。202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2万亿元,同比增长6.3%。吸引外资质量不断提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46.1%、28.3%;外商投资区域布局更趋均衡,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21.9%、14.1%。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
2024-05-05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四会中学、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誉为“钢铁骆驼”的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也见证了“一带一路”的蓬勃活力。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以来,中欧班列“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不断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截至2022年,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0个城市,回程班列与去程班列的比例达到88%,往返综合重箱率保持在98%以上的较高水平,全程运行时间保持在15天至20天。在德国内陆港口城市杜伊斯堡,伴随着中欧班列的开行,当地约有5万人从事相关业务,古杜伊斯堡劳动人口的15%。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不仅为沿线国家输送源源不断的“中国制造”,也将各种各样的欧洲商品捎回中国,特别是随着跨境电商专列、邮政专列以及“班列+贸易”“班列十起市”等新型服务业态快速发展,中欧班列运送货物品类更是不断拓展升级,架起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黄金桥”。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欧班列是如何架起“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黄金桥”的。
(2)2023年1月8日,新年度首列“中欧班列一上海号”完成报关后,首度开行,一路向西,开往中亚多国。请你为此列中欧班列写一条宣传标语,内容紧扣中欧班列与“一带一路”,不超过20字。要求简洁明快,朗朗上口。
2024-04-2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复苏基础脆弱、地缘政治动荡等多重挑战,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2024225日,123个世贸组织成员在阿联酋召开投资便利化专题部长会议,宣布正式达成《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这是全球第一个多边投资协定,也是第一个由发展中成员引领的投资规则谈判,中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该协定旨在增强参加方投资政策透明度,简化投资审批程序,加强投资领域国际合作。根据相关机构测算,该协定生效实施将为全球带来高达1万亿美元的福利收益。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上述协定能够正式达成的原因。
9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不包含二手车),首次跃居世界首位。但美国正考虑采用关税以外的方式,限制对中国智能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进口。欧盟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了反补贴调查。材料表明(     
①中国科技创新活力增强助推制造业趋向高质量发展
②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向更加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
③各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普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④各国应该把国家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来制定对外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老铁路是推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延伸。中老铁路项目建成后,为东南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开行国际货物列车突破9000列,跨境货物运输达795 万吨,万象至昆明间物流成本较中老铁路开通前下降40%至50%,有效促进了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和国际经贸往来。中老铁路建设期间,直接带动老挝当地就业32000余人次,结合工程实施帮助沿线村民改建新建道路水渠、改造房屋、铺设水管等,有效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状况,义务支教168人次,义诊看病2650多人次,捐资捐物助学110多万元。借由铁路畅通带来的人员交往,民心相连,让人们越走动越亲切、越往来越紧密。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效应不断显现,是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

“中老铁路是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4-04-19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