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六年来,我国不惧贸易保护主义逆流,克服疫情冲击,年年举办进博会,并越办越好。

本届进博会共有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6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89家,数量为历届之最,齐聚了全球十五大整车品牌、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三大矿业巨头、四大粮商、五大船运公司等参展企业。六大展区442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创新孵化专区吸引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个创新项目参展,超过前两届的总和。据统计,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继续办好进博会对我国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材料一   10年来,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两百余份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社会、海洋、电子商务、科技、民生、人文等领域;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教育、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与14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的原因。

材料二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来了国际投资的兴趣和热情,既有利于共建国家经济成长和增益发展,又有效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依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各国全方位多领域联通,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放大发展辐射效应,推动各国经济政策协调、制度机制对接,创新合作模式;消除了共建国家内部、跨国和区域间的交通运输瓶颈及贸易投资合作障碍,极大提升了对外贸易、跨境物流的便捷度和国内国际合作效率;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为国家间交往提供了新的范式。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谈谈共建“一带一路”是如何为世界经济增添活力的。
2024-03-06更新 | 212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0782.9亿元,首次突破30000亿元人民币,是2000年的34倍,2000-2022年平均增速达17.4%。2022年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4%,在世界上位列第13位,介于欧盟(2.2%)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2.7%)平均水平之间。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R&D经费投入(亿元)及增速情况。



(1)解读两则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
(2)加大R&D经费投入能提高我国国家实力,更好参与国际政治与经济。结合两则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4-03-02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回民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考试(三)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2015-2023年9月我国稻谷及大米进口数量及均价走势图

备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商品展望》指出,2023年全球大米价格较去年同期平均上涨28%,预计2024年将继续上涨6%。《全球商品展望》分析称,此次大米价格提高,主要原因包括极端天气厄尔尼诺的威胁,全球重要大米出口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以及大米生产、出口的地理与市场过于集中。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米生产国,水稻产量常年稳定在2亿吨以上,占全球大米产量的28%左右,储备充足,消费相对稳定,自给率超过100%,在全球大米市场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从用途来看,我国进口的大米主要是碎米,基本用于饲料加工,一小部分的食用大米也主要是用于品种调剂;从进口来看,我国大米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越南、基国、巴基斯坦、柬埔寨、缅甸、印度等国家,为了确保大米进口稳定性,我国持续推进大米进口来源地多元化,提高全球大米议价能力,确保大米买得到、买得起、运得进。

确保粮食安全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为了避免国际低价粮冲击国内市场,确保国内大米产业安全,多年来我国对大米进口实行配额管理,大米进口配额一直保持在532万吨,配额内进口关税低,配额外进口关税高,这相当于为国内大米市场建立起“防火墙”。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以国内供给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守好“米袋子”,确保粮食安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形似“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装点一新,拥抱八方来客。第六届进博会全面恢复线下办展,参展商数量全面恢复,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也超过历届。汇天下之物产,促商贸之流通,创科技之新湖,从中国创办到世界共享,从一展汇世界到一展患全球,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创造新机遇的进博会,串起了双向奔赴的发展合力,奏响了合作共赢的华彩乐章。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为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写一篇时事评论。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50字左右。
2024-03-01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同盛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六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中粮集团高质量推进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在国内外、上下游、产销区的行业影响力控制力。仓储物流是粮食供应链的核心环节。随着国内海外仓储物流业务顺利推进,中粮集团全球供应链布局取得重大突破。海外仓储物流业务巴西桑托斯港项目顺利推进,国内仓储物流业务布局借力长江经济带通江达海优势,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2023年仅物流成本就节约近2亿元,利润总额超200亿元,利润总额连续4年站上200亿元台阶,中粮集团各业务国内外、上下游以及不同业务之间协同合作持续深化,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全产业链国际农粮食品集团,中粮集团多年来积极拓展与相关国家的投资及贸易合作,加强加工物流设施建设力度,并与当地农场、农户形成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多方合作共赢。


(1)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中粮集团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如何发挥作用。
(2)有人认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释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024-02-2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政治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以来,全球贸易航运和物流系统遭受空前冲击,各国饱受“断链”困扰。2023年11月,我国坚持“共建、共促、共享”原则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

链博会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产业链和供应链服务展区,突出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科技赋能,注重从展产品到展链条再到展生态,搭建全球相关产业链各类主体之间的合作平台。例如,美国苹果公司携3家合作10年以上的中国供应商参展,特斯拉展示了“40秒下线一辆新车”的强大制造力,宁德时代展示了“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神行超充电池。首届链博会共有515家参展商,境外参展商占26%,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美欧企业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36%,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商数量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近一半,1/3的参展商结识了10家以上供应链合作伙伴。据不完全统计,会议期间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

我国坚定的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举办链博会对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意义。
2024-02-27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当前国际舞台上开放与封闭两种力量的博弈,中国将如何选择?中国又将如何与世界继续实现共同发展?2024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的回答坚定而明确: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过去40多年,中国在开放中发展了自己、惠及了世界。现在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3%,接近世贸组织发达成员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认为,中国将会继续沿着开放和融入世界经济的道路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我国继续沿着开放和融入世界经济的道路发展的原因。

9 . 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主席指出,十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大流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汇集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现在的共建“一带一路”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惠互利,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 . 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以“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传递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积极信息,提振世界各国共同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心,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当今,人类再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无论是仍在绵延的局部战火,还是复苏乏力的经济形势,又或者气候环境治理等重大议题,全球都迫切想要知道中国怎么看、怎么办。从寻找“中国机遇”到期待“中国方案”,从逐渐“走近中国”到更加“需要中国”,人们希望透过中国“读懂世界”,探求时代之问的答案。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以“读懂彼此,共赢未来”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4-02-21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份大联考政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