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3 道试题
1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以来,走过了不平凡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得到中亚各国热烈回应和积极参与。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先试先行、硕果累累,政策沟通深对接,设施联通广开路,贸易畅通促增长,资金融通有亮点,民心相通润无声,有力促进了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在欧亚地区乃至国际社会产生重要示范效应。

“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当一些国家处心积虑地挑拨区域对抗、煽动阵营对立时,中国提出的一系列主张兑现了中国践行包容、开放性多边主义的承诺,为国际和平与稳定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同中亚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无意同其他机制竞争。中国同中亚合作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中国—中亚合作向世界证明:世界上的事情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世界越是纷乱,局势越是复杂,越要加强团结、增进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对“世界上的事情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这一观点的理解。
2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表示,安理会的问题必须得到正视,最根本问题就是组成不公、结构不合理,单一阵营长期主导安理会事务。只有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改革才能有的放矢。下列改革建议符合中国主张的是(     
①切实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②各理事国的投票权是平等的、无差别的
③改革必须真正体现国际公平正义
④改革要得到联合国各会员国授权同意才能生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3 . 巴以冲突再起。截至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6日。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过4200人死亡。

10月7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图尔克发表声明,谴责巴以冲突中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他强调“平民绝不能成为军事行动的目标”,他呼吁冲突双方立即停止冲突,并采取有力措施避免平民伤亡。图尔克还呼吁国际社会和地区相关国家积极斡旋,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10月13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巴以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感到十分痛心。对冲突可能进一步扩大,深感忧虑。中方反对任何伤害平民、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支持联合国为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和蔓延,维护国际人道法发挥重要作用。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防止冲突进一步扩大,避免发生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并强调“中方将继续为此作出最大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将“继续为此作出最大努力”。
2023-12-28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选修)
4 . 2023年7月,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维和行动保护平民问题公开会上发言,呼吁安理会尽快解除对有关非洲国家的制裁。耿爽说,当事国承担着保护平民的首要责任,维和行动要积极支持当事国应对安全挑战,加强保护能力。安理会的制裁措施严重制约了有关非洲国家履行保护平民职责的能力,应当尽快解除。这表明(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②国际社会要支持非洲国家不断提升自主维和能力
③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
④安全理事会是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联合国机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世界更加关注联合国的作用和行动。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国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人类良知一边,站在国际法一边,支持联合国和秘书长本人为解决巴以冲突发挥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正确的理解有(     
①中国始终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由安理会任命
④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联合国作用不可替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3年6月19日至7月14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3届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会议再次通过中国提交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共有62个国家共提。巴基斯坦、阿联酋、苏丹、洪都拉斯等国发言,赞赏中国提交这一重要决议草案,感谢中国发挥的领导作用,表示该决议的通过充分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诉求和共同心声。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只有更好地发展,才能更好促进和保护人权。中国同共提国一道在人权理事会再次提出“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草案,目的是推动各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消除不平等,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包容性发展和公平发展。这是人权理事会第四次通过中国提交的同名决议,是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全球人权治理作出的又一贡献。人权理事会再次通过这一决议,表明中国倡导的“发展促进人权”理念得到广泛支持。

结合材料,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角度,说明中国倡导的“发展促进人权”理念能得到广泛支持的依据。
7 . 2023年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期评估年,“拯救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关注的重点。为此,我国提出四点倡议:坚持公道正义,维护和平安全;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开放包容,追求文明进步;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这表明我国(     
①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工作
②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③是联合国改革的坚定倡导者和支持者
④在国际事务中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3年10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当前巴以局势举行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重申,巴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再以联合国有关决议等国际共识为基础,实现巴以和平共处。这表明( )
①中国与巴勒斯坦的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②中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决议和草案
③联合国安理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3年10月,联合国大会高票通过涉巴以冲突决议,呼吁立即、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中国等48个国家投了赞成票,美国、以色列等投了反对票。这说明(  )
①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
②联大负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基本立场
④中国尊重联合国权威和地位,支持其行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6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指出,中国将采取务实举措,继续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将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把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在30亿美元基础上增资10亿美元;将加大对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的投入,支持开展全球发展倡议合作。

中国将同各方携手推进重点领域合作,动员发展资源,深化全球减贫脱贫合作,提升粮食生产和供应能力,推进清洁能源伙伴关系;加强疫苗创新研发和联合生产;促进陆地与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加快工业化转型升级,推动数字时代互联互通,为各国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将搭建国际发展知识经验交流平台,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建立全球发展知识网络,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促进互学互鉴。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继续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23-12-2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