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23-24高二上·山东枣庄·阶段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介绍,自1973年开始,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中国共实施项目508个,覆盖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直接投入资金约3.71亿美元,在农业政策和战略、粮食安全和营养、作物集约化、渔业、林业、畜牧业发展、环境、气候变化、可持续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带来了积极变化。除此之外,粮农组织在中国管理的全球环境基金项目落实配套资金2.91亿美元;粮农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共同撬动超过150亿美元投资,用于中国农业粮食体系建设和乡村振兴。当前,粮农组织仍积极向中国提供农业技术支持。

材料二   2023年2月1日至4日第七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于访问中国,曾这样评价中国对联合国事业的贡献:中国一直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强后盾,在应对气候变化、维和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梳理相关的事实与数据,人们可以看到中国支持联合国事业清晰斐然的“成绩单”:第一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维和人员出兵国,第二大会费国和维和摊款国,累计派出5万多人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近十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规模为40亿美元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着力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助力相关国家减贫。

在政治多极化不断演变、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与联合国早已实现了双向奔赴。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与联合国早已实现了双向奔赴”的理解。
2023-12-31更新 | 29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以来,走过了不平凡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得到中亚各国热烈回应和积极参与。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先试先行、硕果累累,政策沟通深对接,设施联通广开路,贸易畅通促增长,资金融通有亮点,民心相通润无声,有力促进了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在欧亚地区乃至国际社会产生重要示范效应。

“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当一些国家处心积虑地挑拨区域对抗、煽动阵营对立时,中国提出的一系列主张兑现了中国践行包容、开放性多边主义的承诺,为国际和平与稳定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同中亚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无意同其他机制竞争。中国同中亚合作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中国—中亚合作向世界证明:世界上的事情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世界越是纷乱,局势越是复杂,越要加强团结、增进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对“世界上的事情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这一观点的理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5日至7日,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建交精神引领两国关系始终走在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前列。两国坚持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极大增强了双边经贸合作的韧性和活力。

习近平表示,中法是特殊的朋友,共赢的伙伴。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面对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历史之变,中法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具有独立自主传统的大国,作为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坚定推动者,有能力、有责任超越分歧和束缚,坚持稳定、互惠、开拓、向上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大方向,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中法两国有能力、有责任超越分歧和束缚,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023-12-29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东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题
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4 . 巴以冲突再起。截至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6日。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过4200人死亡。

10月7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图尔克发表声明,谴责巴以冲突中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他强调“平民绝不能成为军事行动的目标”,他呼吁冲突双方立即停止冲突,并采取有力措施避免平民伤亡。图尔克还呼吁国际社会和地区相关国家积极斡旋,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10月13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巴以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感到十分痛心。对冲突可能进一步扩大,深感忧虑。中方反对任何伤害平民、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支持联合国为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和蔓延,维护国际人道法发挥重要作用。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防止冲突进一步扩大,避免发生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并强调“中方将继续为此作出最大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将“继续为此作出最大努力”。
2023-12-28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选修)
5 . 2023年12月3日是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联合国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残疾人总数约占全球人口的10%。自《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和《可持续发展2030议程》实施以来,确保残疾人的平等权利和利益,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正渐渐地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和展望。由此可见(       
①中国是人权捍卫者、人权事业行动派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③联合国积极推动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④联合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3年7月,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维和行动保护平民问题公开会上发言,呼吁安理会尽快解除对有关非洲国家的制裁。耿爽说,当事国承担着保护平民的首要责任,维和行动要积极支持当事国应对安全挑战,加强保护能力。安理会的制裁措施严重制约了有关非洲国家履行保护平民职责的能力,应当尽快解除。这表明(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②国际社会要支持非洲国家不断提升自主维和能力
③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
④安全理事会是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联合国机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联合国先后开展了70多次维和行动,为维护和恢复地区和平、协助解决地区冲突作出了突出贡献。30多年来,中国已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成为联合国维和的关键力量。从中可以看出(     )
①联合国是集体应对挑战的平台
②维和是中国大国担当的集中展示
③联合国是保障全球安全的关键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世界更加关注联合国的作用和行动。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国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人类良知一边,站在国际法一边,支持联合国和秘书长本人为解决巴以冲突发挥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正确的理解有(     
①中国始终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由安理会任命
④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联合国作用不可替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3年6月19日至7月14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3届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会议再次通过中国提交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共有62个国家共提。巴基斯坦、阿联酋、苏丹、洪都拉斯等国发言,赞赏中国提交这一重要决议草案,感谢中国发挥的领导作用,表示该决议的通过充分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诉求和共同心声。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只有更好地发展,才能更好促进和保护人权。中国同共提国一道在人权理事会再次提出“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草案,目的是推动各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消除不平等,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包容性发展和公平发展。这是人权理事会第四次通过中国提交的同名决议,是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全球人权治理作出的又一贡献。人权理事会再次通过这一决议,表明中国倡导的“发展促进人权”理念得到广泛支持。

结合材料,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角度,说明中国倡导的“发展促进人权”理念能得到广泛支持的依据。
10 . 2023年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期评估年,“拯救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关注的重点。为此,我国提出四点倡议:坚持公道正义,维护和平安全;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开放包容,追求文明进步;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这表明我国(     
①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工作
②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③是联合国改革的坚定倡导者和支持者
④在国际事务中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