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综合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有人认为,只有以创造性文化为血液,一个国家才能拥有把握外在世界的能力,才能被其他国家认可和尊重。文化之灵魂已经成为创造新时代民族、国家甚至人类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观点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一定的文化总是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的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国家之间在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④文化建设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作为文化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逐年加大。在中央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过程中,应积极布局全球文化产业市场,推动中华文化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抢占全球文化产业主导权,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世界标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3 .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这是因为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④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突出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近年来,电子阅读市场迅猛发展。调查显示,2016年电子书用户呈爆发式增长,用户总量同比增长55%,超过4000万。64%的读者选择看电子书,35%的读者每天阅读电子书超过1小时。电子阅读给文化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这体现了(      )
A.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B.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D.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5 .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录魂。经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材料二:长征路上的通道铜族自治县生态秀美,侗寨、侗戏、侗锦……通道地区的铜族文化在全国范围内保存最为完整,过去因为交通不便一直“养在深闺人不识”,在今天的长征路上,通道人探索出了“政府搭台,百姓唱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政确道路,通道县政府下大力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不少外出打工的老百姓陆续返乡。通道政府不仅提供配套设施,还派出文化专家指导当地民间艺术团提高文化创作水平,增强节目的观赏性。
(1)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弘扬长征精神?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通道县政府做法的依据。
2017-07-16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六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等)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6 .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这是基于(       
①文化日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②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的交融与交锋是文化竞争的重要表现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7 . 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4%。但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高于15%)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
①我国文化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②要发展文化产业提高竞争力
③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首位       
④文化决定了国家的国际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也就是人民生计中的文化层面。促进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生,是文化小康建设的紧迫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到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 -2020年)》等文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速推进。随着文化设施利用率不断提高,符合群众口味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老百姓在精神文化上的“获得感”也不断增强。扶贫离不开文化,文化有助于扶贫,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2016年,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完成,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启动,文化对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不断彰显,文化小康工作“短板”不断补齐。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知识,指出我国文化小康建设相关措施的合理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也就是人民生计中的文化层面。促进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   生,是文化小康建设的紧迫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到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 -2020年)》等文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速推进。随着文化设施利用率不断提高,符合群众口味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老百姓在精神文化上的“获得感”也不断增强。   
扶贫离不开文化,文化有助于扶贫,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2016年,贫困地区百县万村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完成,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启动,文化对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不断彰显,文化小康工作“短板”不断补齐。
(1)结合材料和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改善文化民生、补齐文化小康工作“短板”对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知识,指出我国文化小康建设相关措施的合理性。
(3)实现文化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请就农村如何实现文化小康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每条10~30个字)
10 . 有人大代表指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应该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建设好我国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弘扬民族文化,对我们保持民族凝聚力、培养和重塑民族文化自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义重大,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一个民族必须物质和精神都富有                            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