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我国农业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截至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各类农机具超过2400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70%。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亩产382公斤,每亩平均产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长0.2%。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②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④文化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1更新 | 439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2 . 浙江嘉兴南湖岸边的“红船”,真实地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场景,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革命圣物,更被公认为“党的摇篮”,向人们诉说着建党伟业的“红船精神”。从材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①文化与经济具有相互交融的特点②政治往往决定于一定的社会文化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7-11更新 | 491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3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的同时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4 . 取材于老一辈亲身经历的扶贫剧《山海情》在一片好评声中收官。该剧让无数在富足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走入历史场景,见证苦尽甘来的扶贫奋斗史,使许多年少不知“贫”滋味的90后和00后心灵颤动、热泪盈眶。由此可见,该剧的成功在于它(        )
①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推动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③真实地再现了老一辈的奋斗经历④深深地触动了年轻人的内心情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6更新 | 3901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5 . 杆秤曾是中国的主要度量工具之一。秤杆上标志起算点(重量为零)的星叫做定盘星,是确定其他刻度的基础。定准定盘星是做好杆秤的关键,相当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秤杆上的绳纽叫做秤毫。之所以称其为秤毫,是提醒人们:在交易时,要明察秋毫,不能粗心大意;要正心诚意,不能缺斤少两。下列选项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①杆秤设计的目的是彰显诚信的价值观念
②公平公正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③日用器物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观念
④传统文化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6-09更新 | 4142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西德保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政治试题
6 . 面对绿水青山,福建省充分挖掘乡村文化潜力和生态魅力,打响“清新福建”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发挥文旅扶贫特色,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美丽文化、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享用文化
②乡村文旅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互为基础的生动体现
③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为当地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方向保证
④文化价值可以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 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平台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备爱关注,微博打拐、免费午餐、衣加衣温暖行动……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让社会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言:“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你不停努力,中国便会更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8 . “月山春晚”特色节目《一个村的集体记忆》,入选2021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月山春晚的品牌效应,促进了庆元的文旅融合,全方位带动了月山村经济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效益,展示了乡村振兴的丽水方案。这说明(     
①"月山春晚”的发展与月山村的经济发展是同步发展的
②“月山春晚”品牌效应能够转化为月山村的物质财富
③“月山春晚”文化建设对月山村全面振兴有重要意义
④“月山春晚"的发展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9 . 依托数字网络和融媒体技术,“网”聚书香、“云”游四方成为现实。云端看展览、指尖点文献,打破了人们享受文化生活的形式限制。面对实体场馆数量有限、馆藏保护有特定要求以及精品内容供不应求的现实,融合技术手段为其扩容,打造出24小时不打烽的线上文化空间,从而惠及更多受众。由此可见,文化产业数字化有利于(     
①扩大文化供给,提高经济效益
②盘活文化空间,提升文化体验
③挖掘文化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④提高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基本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仙鹤、朱雀、祥云、古典园林建筑……这些曾几何时与现代时尚完全搭不上边的元素,正逐渐出现在各类消费品中,刮起了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相融合的“国潮”风,颇具时尚感的“国潮”品牌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这说明 (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②“国潮”契合了年轻人的文化需求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传统文化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