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 道试题
1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观念是与我国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但在生产力已经很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观念在我国一些地方依然根深蒂固。这表明(     
A.文化不一定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B.文化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C.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D.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2 . “青衿”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因此“青衿”多用来指代读书人;“巾帼”原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作为妇女的代称;“乌纱帽”为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则是官老爷的代称;“黄裳”原指黄色的下衣,但在古代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高居尊位,因而“黄裳”就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这些服饰文化现象折射出(  )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④一定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9-06更新 | 56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8《单元滚动检测卷》高考政治(江苏专用)精炼模块滚动检测 文化生活
3 .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拼经济、拼管理”到“拼文化”的阶段,城市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竞争,呈现出“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格局,文化成为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①文化是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长期战略性因素②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城市文化
③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④文化对城市发展具有核心决定作用
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②
2021-09-05更新 | 272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中心2018届高三高考政治最后考点热身卷:文化与生活
4 . 我国地名文化源远流长。比如“六尺巷”将“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谦让故事融入地名,给子孙后代以精神熏陶。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护好、传承好、使用好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这是因为,这些老地名(     
①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能够与当代人的生活及审美需求对接
②彰显了地域文化特色,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③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④营造了特定的文化环境,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5 .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立足全体党员、面向全社会的优质平台,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古籍、公开课、歌曲、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学习强国”平台(  )
①通过文化与政治的融合推动了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②利用大众传媒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化的全面发展
④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20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课后培优(人教必修3)9.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 . 古村镇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2021年2月,由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发现·中国古村镇”系列活动在北京线上启动。活动为期两年,其间将为超过50个古村镇提供服务与支持。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增强人们文化自信   ②创新文化传播途径,拓展文化发展空间
③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④保护农耕文化遗产,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8-16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课后培优(人教必修3)9.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 . 酸奶、奶酪、东坡肉……浙江大学一门充满美食元素的“吃货课”在网络走红。在这门“网红课”上,琢磨美食配方、控制配料和火候、研究改善口感的方法成为常规操作,新颖的课程设置让不少学生大呼“过瘾”。可见,“吃货课”(     
①依托网络强大共享功能挖掘文化的商业价值
②融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一体
③是课程安排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创新之举
④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有机结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8-14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课后培优(统编必修4)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8 . 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央视综合频道《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播出了张桂梅的感人事迹,该节目的播出(   
①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途径,加快中华文化交流
②发挥榜样的作用和力量,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
③润物无声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讲述张桂梅的先进故事,提高影视节目的经济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14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课后培优(人教必修3)10.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 . 近年来,纪录片纷纷从小屏幕搬上了大银幕。《我在故宫修文物》也不例外,在网络上爆棚之后,又成功登上贺岁档大银幕,与诸多大片同场竞技。中圆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中心研究员刘刻说:“观众不是不喜欢纪录片,而是一直以来,纪录片没有抓住观众的心。”《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坦言,很多年轻观众被故宫文物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所打动。这说明(     
①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
②文化创作可以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能抓往观众的心的文化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
④文化对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8-13更新 | 24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课堂练习:2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0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对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具有包容性
②新时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决定了民法典的制定
③法律文化的创新立足于汲取各种有益的文化成果
④民法典编纂是对传统法律文化先继承后发展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12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课后培优(人教必修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