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9 道试题
1 . 2022年,可追溯至13世纪的“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获批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百年来,庆元当地菇农创造和发展了山地农林复合生产系统。该系统被称为香菇栽培技术“活态博物馆”,为世界山区森林保育、食用菌栽培以及山区多功能农林业发展提供了示范。可见,该文化遗产(     
①能促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支配着人们的生活
④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典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丰富的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遍布三秦大地。陕西省革命文物类型齐全、数量众多,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41处、各类革命纪念馆76座、收藏革命文物41226件(套)。

近年来,陕西省借助云展览、云教育、云直播等数字化传播手段,通过打破时空界限、云游博物馆,让人们近距离感受革命文物,聆听革命故事。陕西数字博物馆平台上已经有19座革命类博物馆和纪今馆。陕西依托本地革命文物资源优势,通过现场教学、主题教育、研学实践等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发展红色旅游,将革命文物利用纳入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打造红色文化和旅游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陕西省保护和传承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
3 . 从“冰墩墩”“三星堆”“故宫”到“铜奔马”……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创IP背后,是我国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19064亿元,占GDP的10.41%,较2020年的9.72%增长了0.69%。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     
①凸显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②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佐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
④夯实了当今时代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8更新 | 574次组卷 | 3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从“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干劲,从“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坚定,到“千难万险不退缩”的勇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始终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种风骨和品质,成为党鲜明的特质和特点。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1)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史。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功能”的相关知识,分析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意义。
(3)某班举办以“青春奋斗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撰写一份发言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至少两点。
5 . 现代人穿衣,只要经济条件许可,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不管是穿金戴银,还是绫罗绸缎,都可以随心所愿。但是在古代,则没有如此自由,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着装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官职、爵位不同,可以穿着的服饰也不同,由此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伦理身份标识。这说明(     
①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②文化是政治的附属品,是为政治服务的精神武器
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决定并反映一定的政治
④政治与文化交融的特点在当今社会并不明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携程集团发布了“秀美黄山”夏季文旅消费榜单。截至2023年6月23日,预订黄山旅游产品的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超4倍;交易额同比2022年增长超5倍,可见黄山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与日俱增。这表明(     
①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创意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
③文化与经济在时代发展中相交融
④文旅消费实现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某村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道明竹编”有机融入乡村民居、景观、景点,使得当地的乡村旅游特色鲜明,形成差异化优势。在外来游客、创客与当地社区的互动中,该村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人气旺了,产业有了,村民富了,乡村文明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该村的成功经验是(     
①传承非遗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全新的内涵
②尊重文化对实践的支配作用,促进乡村振兴
③发挥当地文化资源优势,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④推动文化与经济相融合,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2更新 | 24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重点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8 . 西安大唐不夜城:文化创新续写盛世繁华。从“不倒翁小姐姐”到“李白对诗”,再到如今的“盛唐密盒”,大唐不夜城近年来持续推出的文化类互动节目,不仅一直稳居当地文旅界的“顶流”,而且大唐不夜城已成为古城西安的一张魅力名片。这张魅力名片(       )
①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交融,满足世界人民的各种文化需求
②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有利于实现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彰显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④表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进博会首次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该展区汇聚37项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69个老字号。在这个万商云集的大舞台上,优雅古朴的东方文化向世界展现着协和万邦、以诚待人的精神气质,文化的激荡令人心醉,理念的交流更给人以启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进博会期间,国内外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中国为什么成功再次成为与会者热议的话题。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简要说明进博会期间增设文化展区并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3-04-28更新 | 186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暑期测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我国宣布一份包含32项务实举措的成果清单,其中包括 “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发起农耕文明保护倡议”,2022年7月17-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习近平主席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农业。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的意义
(2)某同学应邀参加振兴乡村文化模拟论坛,拟以“文化繁荣,乡村才能振兴”为题,撰写一份发言稿提纲。运用所学《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帮助该同学续写完发言稿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150字左右。

文化繁荣,乡村才能振兴

各位朋友:

振兴、发展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对发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丰富物质生活,更能大大充盈村民的精神生活。我国乡村众多,文化基础、民族背景、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进入新时代,为振兴乡村文化,我们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1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