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9 道试题
1 . 偏远却便捷、乡土又现代,构成了数字时代的田园图景:盘山路转过一道道弯,泥泞小路通往高山茶园,无人机盘旋空中,手机支架立在茶田,来自四邻八乡的村民主播忙着直播采茶。以数字文化产品为载体,展示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从而带动地域宣传推广、文创产品开发、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等,实现数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这一现象反映的道理是(     )
A.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B.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C.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
D.坚持守正创新,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
2 . 一边是古朴精巧的檀香扇、巧夺天工的苏绣,另一边则是憨态可掬的秘鲁羊驼手工艺品、匠心独运的意大利贝雕……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外文化荟萃,令人目不暇接。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材料说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前提   
②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平台的发展
③认同世界文化有利于文化繁荣          
④文化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M县以古城创建国家SA级景区为引领,谋划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文旅及数字创意产业重点项目。通过设置文旅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近9000万元,一体推进文旅项目建设,突出该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加强文创产品品牌化设计系统性开发。这些举措(     
①发挥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决定作用
②体现了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③延伸文化产业链,有效提升文化附加值
④有助于形成产业规模优势和集聚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2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2023年7月,北京“‘京’彩文化青春绽放”活动在朝阳区正式启动,通过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志愿行等活动,引领了首都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同时大学生们“进驻”北京各大文化产业园,通过深度体验,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了众多的精彩划策,增加了园区的经济效益。这表明(     
①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④文化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敦,大也,煌,盛也。”历史上的敦煌,是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战略基地,是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中心。敦煌的“桥头堡”地位,让这里成为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以石窟壁画、敦煌遗书为代表的敦煌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开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石窟以汉晋中原文化为基础,大胆吸收了中亚、西亚佛教艺术思想内容并将其传入了内地。同时,敦煌石窟又不断将中原佛教艺术在思想内容上的新成果传播到中亚等地,完成了中外文化互鉴交流的千年延续。敦煌存有始于晋止于宋初的3万余卷古写本和一些古刻本,其内容以佛教经典居多,还有道教经典,经、史、子、集四部书等。除汉文文献居多外,还有藏文、回鹘文、于阑文、龟兹文、突厥文、粟特文和梵文等非汉文文献。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敦煌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几代莫高人的心血和付出。樊锦诗,自1963年大学毕业后,扎根风沙之中的敦煌,五十多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这座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被誉为“敦煌女儿”。她说:“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相关知识,说明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的时代价值。
2023-12-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靖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7周周练考(半月考)政治试题
6 . 漫画《再鼓的钱袋也填补不了脑袋的空白》批判了某些人错误地认为(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物质条件可代替精神文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个世纪冷战时期,中国体育外交开创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譬如著名的“乒乓外交”。现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在少数国家以各种理由抵制、抹黑我国的情况下,举办杭州亚运会为我国政府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重要契机。

从开幕式文艺表演《携手同行》中,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杭州亚运会把“你”“我”汇聚成了“我们”,架起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沟通的桥梁,为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舞台,增进了政治互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从极具地域风韵的短片《相约杭州》中,人们既能思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看见中国的时代风采,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精神风貌;从武术、藤球、等具有地域特色非奥项目的竞赛内容,诠释着亚洲体育、亚洲文化多元之美。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作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将亚洲打造成世界和平的稳定锚。”

体育传递友谊,文化凝聚力量,交流共筑和平。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展现新时代中国开放自信、友善包容的大国风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和“世界多极化”的知识,分析中国举办杭州亚运会开展体育公共外交的意义。
2023-12-2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8 .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热播,并广受好评
②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公开亮相
③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
④中国等15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在古代穿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着装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由此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伦理身份标识;现代人穿衣,只要经济条件许可,想穿什么就穿什么。这说明 (     )
①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②文化是政治的附属品,是为政治服务的精神武器
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决定并反映一定的政治
④政治与文化交融的特点在当今社会并不明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19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金砖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10 .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习主席强调要不断拓展人文交流广度和深度。以“金砖+”合作为平台,加强同不同文明、不同国家的交流对话,让金砖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来越广。加强互学互鉴有利于我们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利于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展示真实、全面的中国!


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对我们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启示。
2023-12-1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