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与经济、政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7 道试题
1 . 近年来,多地开启古建筑数字化保护工作,以古建筑为数据原型,综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对古建筑进行非接触式精确记录(如下图)。这些数字化技术让古建筑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也让更多人得以领略古建筑之美。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化保护(     

①提高了古建筑保护效率,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激活了古建筑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③说明先进技术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要推动科技赋能文化发展
④融通了不同资源,实现了对古建筑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9更新 | 30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2 . 贵州黔东南,“村BA”“村超”火爆全网。土生土长的“村”字号赛事得到群众“热捧”,成为了现象级的体育赛事。“村BA”“村超”的火爆“出圈”,不仅复兴了苗舞、苗节和苗寨等地方特色文化,诠释了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带动了当地旅游和产业发展。“村超”的火爆说明(     
①一定的文化能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乡土文化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力量源泉
③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依靠人民
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熔铸了伟大的中华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近年来,多地文旅局长爆火“出圈”、花式“内卷”为家乡代言,“文旅融合”这一新业态进入大众视野。文旅融合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中,打造独具魅力的文旅品牌,让人们在旅行中感受到文化之美,也让文化在旅行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促进发展的功能
②文化发展需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文化认同
③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④文旅融合新业态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8更新 | 31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综合练习政治试题
4 . 近几年,随着国潮文化的兴起,国潮商品也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在潮流网购社区,有着众多喜爱潮流生活和潮流商品的年轻用户,相比国际知名品牌,他们更多地关注、讨论和购买国潮品牌。原创国潮商品成了年轻消费者的新宠。这表明(     
①受人追捧的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③国潮文化兴起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④国潮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近日,某旅游平台称《去有风的地方》官方同款线路已售2万件,凤阳邑等小众目的地热度大涨。央媒评“有风的地方”刮起“文旅消费风”,“影视综艺+旅游”的文旅融合新思路成为目的地引流利器。这表明(     
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②文化支配和影响人们的文化实践
③人民是文化创作的享有者和受益者
④民族文化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6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强国是其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非遗文创产品频频“出圈出彩”。4月,“中国文化和旅游IP授权系列活动”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开启。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以“如意甘肃·乐享非遗”为主题,组织全省具有代表性非遗领域企业参与了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中国文博非遗主题馆”活动,甘谷麻鞋的质朴、庆阳香包的华丽、程氏烧酒的清香、卓尼洮砚的青绿、裸眼3D的炫酷、电子游戏的惊艳……甘肃参展企业以独特的形式推介了非遗作品和文创产品,向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家介绍了甘肃独特的文化风韵和旅游魅力,现场留下的千余张名片将为甘肃非遗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借助优质国际平台,本次展会推动了甘肃文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拓宽了甘肃的非遗发展之路,增强了文化自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发展非遗文创产业是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的。
2023-06-22更新 | 323次组卷 | 6卷引用:九省联考广西卷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近日,短视频剧集《逃出大英博物馆》一经上线,迅速火爆出圈。该剧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一盏化为人形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希望回到祖国的故事,其中的爱国情怀引发观众强烈共鸣,让文物“回家”成为热点话题。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该剧的火爆(     

①推动了文化在交流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

②聚焦中华文化,挖掘文物承载的文化底蕴

③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④丰富文物内涵,开发历史文物的经济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 . 鱼与“玉”“余”谐音,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动物,人们常把它做成各种工艺品的装饰,寓意“金玉满堂”“富贵有余”,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富足、连年有余的愿望。某班同学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时,发现很多文物上都有鱼的图案。

同学们据此展开讨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文化需要载体来呈现,文物上鱼的图案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乙:经济决定文化,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兴盛
丙: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不同时代的文物完整再现了社会历史场景
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丁D.丙和丁
9 .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不断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推动我国中药制造技术迈向高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我国中医药的发展,需要(     
①以文化促进科技发展,以科技支撑文化发展 
②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经济政治融合发展
③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临海市台州府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市委、市政府秉持保护文物、活化非遗、传承文脉的理念,探索出古城墙保护、古城历史街巷整治改造、古城文化资源融合转化的旅游开发“临海模式”。由此可见(     
①发展文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先继承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路径
④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