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2024年元旦当天,_________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现已造成70多人死亡。(     
A.日本B.泰国C.马来西亚D.印度
2024-05-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2 . 2024年3月,中国“两会”适逢惊蛰,这是中国汇聚民智民意、擘画未来蓝图的时刻,也是世界聆听中国“春之声”的重要时间。

数说两会——两会上,一组数字总结了2023年中国经济成就,也勾勒出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2023年,中国GDP增长5.2%,与此同时还提出了2024年5%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过30%。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

词说两会——两会关键词引发海外媒体热议:“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未来产业”……中国释放出的经济加快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令世界瞩目;“投资中国”、“外商24条”……两会提出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扩大免签政策”、“一带一路”……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科技、绿色、减贫、健康等领域国际合作。两会展现了中国直面挑战、积极进取的底气和信心,也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携手同行的行动和担当。

假如你是两会参会记者,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相关知识,以“世界从中国两会读出信心和机遇”为主题写一篇新闻稿。
要求:(1)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2)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2024-05-20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东阳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全国两会后,新质生产力再次引起热议,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的生产力。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轻工、机械、纺织服装等,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因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辐射面广等特点,使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竞争的关键点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力量。

但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不是绝对隔离绝缘的,那些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的观点是错误的。强调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更不是简单化地抛弃传统产业,这意味着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高度依赖传统产业作为基础。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大、占比高,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未来产业,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更具根植性。这意味着,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全国资源,一大批重大创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如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等部委先后在盾构机整机、关键零部件技术、数字化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几十个科研项目的支持,中国铁建重工牵头,把顶尖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等联合起来,持续进行技术攻关,我国首套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成功。这成为新型举国体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发挥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注:举国体制是特殊的资源配置与组织方式,由政府统筹调配全国资源力量,达成相应目标任务。新型举国体制是在原有举国体制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发展到今天,新型举国体制有了新的核心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材料三: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这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材料四:2024年3月12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卢锡超在答记者问中说:文体旅融合发展,根源在于资源的整合,潜力在于场景的打造,动力来源于业态的创新,这也是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我们文旅行业要通过融合创新来推动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我们建设高质量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确保在攻坚之年文旅攻坚之战取得全面胜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新型举国体制的联系。
(3)高三的王同学在学习《逻辑与思维》后认为,“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只要善于联想就能成为未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结合材料三,请你运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4)结合材料四,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以“促进辽宁文旅消费市场繁荣”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200字。)
2024-05-17更新 | 28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阶段测试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集中反映和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都是谁?以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为例:2977名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34名,党政领导干部代表969名……。

人大代表都做了什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共收到298件议案。代表们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灵活运用专题调研、视察、座谈、走访等方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上述方式形成的议案有230件,占议案总数的77.2%。

8日提交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132件议案涉及的59个立法项目已列入立法规划或立法工作计划。来自山西的郭凤莲代表围绕农村工作提出上百条建议,其中农药科学使用、农村厕所改造等建议得到采纳。接地气、汇民意,让亿万人民所思所想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显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强大生命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2024-05-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社会需要秩序,公民需要良知,网络需要清朗。2024年4月,为集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信息外链问题,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打击违法信息外链”专项行动,聚焦违法信息外链问题易发多发的8个重点环节开展整治。这有利于( )
①推动政府切实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     ②引导网民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③在加强监管与自我约束中增强公民意识   ④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维护好网络生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4月时政速览精练
6 . 2023年,全国人大代表吕忠梅领衔30名人大代表提交了相关议案,建议将环境法典编纂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一类项目。2024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全国人大已启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该议案得到落实表明(     )
①人大代表享有立法权,参与并制定生态环境法典
②全国人大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③人大代表是我国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权力由人大赋予
④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做到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7 . 2024年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从国有企业、民营经济、人工智能,到集体经济、科学教育、互联网,再到港澳台青年交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9位全国政协委员接受现场采访,回应各方关切,讲述奋进故事。开启“委员通道”(     
①展示了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进行政治协商
②是政协委员畅谈民意心声、传递信心力量的渠道
③是人民政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常态化安排
④便于政协委员在人民政协制度平台上管理经济事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06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

近年来,多地彩礼数额持续走高,形成攀比之风。这不仅背离了彩礼的初衷,使彩礼给付方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婚姻稳定埋下隐患,不利于社会文明新风尚的弘扬。《规定》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彩礼认定范围、彩礼返还原则、诉讼主体资格等重点、难点问题予以规范。其主要内容如下:

重申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民法典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借婚姻索取财物违反了婚姻自由原则,应当坚决子以打击。《规定》明确,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子支持明确彩礼与恋爱期间一般赠与的区别。《规定》明确,在认定某一项给付是否属于彩礼时,可以根据一方给付财物的目的,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收受人等事实认定彩礼问题属于民间风俗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国家运用公权力干预民间风俗的原因。
2024-05-0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4年慕尼黑安全报告》聚焦全球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经济不确定性。报告认为后冷战时代关于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乐观主义已经消散,世界面临陷入“双输”局面的风险。从哲学上说,正视“双输”局面的风险要求我们(     )
①抓重点,但不要重视解决次要矛盾
②密切关注实际,但不要重视主观判断
③分清主流和支流,但不忽视支流
④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也要正视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9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
10 . 2024年315晚会的主题是“共筑诚信共享安全”,将关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全国12315平台、电话、传真、窗口等渠道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3534.3万件,同比增长20.2%。其中,投诉1740.3万件,举报507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9亿元。一年一度的3·15已成为中国消费者最信赖的守护消费品质、净化社会风气的舆论阵地。这(     
①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真实、最管用的鲜明特点
②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③表明我国尊重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切权益
④表明坚持专政职能是维护人民利益和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