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与税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1 . 当一国经济因需求不足导致发展滞缓时,政府为扩大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会采用的财政手段是(     
A.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信贷规模,规范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B.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信贷规模,提高存贷款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C.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对小微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收
2 . 2020年疫情期间,为刺激经济发展,我国许多地区开展了发放政府消费券和刷卡满减活动,有些地区还对特殊困难群众发放“爱心消费券”。该举措有利于(     
①增加居民的初次分配收入②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中促进社会公平
③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④发挥财政对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作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 . 财政部下达2021年度补助地方水利发展资金574亿元,较2020年增长3.1%。资金重点支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改善水环境、推动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巩固农村饮水安全等。这表明(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       ②财政能够为地方水利发展提供物质支撑
③财政政策可以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④增加财政支出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同时还首次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普通住房货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6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新个人所得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①将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弱化财政杠杆的调节作用
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
③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体现
④将使居民收入水平下降,居民生活成本上升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新个人所得税法调整的哲学依据有(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②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④调整上层建筑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
A.③④B.②④C.①④D.①②
3.此次《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正式获得通过并决定实施。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作为行政机关行使社会建设职能B.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行使表决权
C.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行使立法权D.让法律真正反映公民意志
2021-08-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影视明星郑爽因“天价片酬”、“阴阳合同”被推上风口浪尖。“阴阳合同”涉嫌偷逃税,社会影响恶劣。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     
①加强偷漏税款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加违法成本   ②完善税制,提高税率,扩大税目
③加强税法教育,强化纳税光荣的意识                 ④使每个公民都变成直接纳税人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1-08-1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联考政治试题(蓟州一中、芦台一中、英华国际学校)
6 . 某学校职工骆某,她有一个很特殊的习惯,记录每一次个税起征点和应纳税额的变化。新个税改革有助于(  )
2018年3月2018年10月2019年1月
个税起征点(元)3 5005 000起征点不变,新增六大扣除项
应纳税额(元)1 029432117

注:六大扣除项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①消除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距
②让人们有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③从根本上推动居民收入增长
④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下列举措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     
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
②大力发展证券、银行等金融业,促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③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实业致富的社会风尚
④实施减税降费的宽松货币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7-10更新 | 511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2020年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精准脱贫脱困的实现途径是“五个一批”,即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农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阵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下列传导正确的有(       
①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鼓励农民以土地投资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②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凭借劳动要素获得收入
③增加扶贫贴息贷款→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贫困户贷款成本
④打通扶贫产品供应链→解决扶贫产品销售难题→增加贫困农民收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省为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着力推动经济内循环。写出下列措施对应的经济学依据。
措施经济学依据
为城市贫困家庭发放消费券,增加特困户的最低生活保障金。①__________
加快农村房屋改善工作,持续加快贫困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步伐。②_____________
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从深层次上解决供给同需求错位问题。③_______________

2021-05-1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10 .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货币政策更加着眼于稳增长、防风险与控通胀之间的综合平衡,更加注重平衡长短周期。这意味着(     
A.国家将实行赤字财政政策
B.央行将大量增发货币以促进经济发展
C.国家将努力发挥财政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D.央行将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2021-05-18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