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与税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1 道试题
1 . 2020年,我国完善相关财税政策,构建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加强高标准农田、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这一举措对乡村振兴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①赋能乡村振兴
②补齐农业发展短板
③改善粮食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状况
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⑤财政投入向农业薄弱环节倾斜
A.④→②→①→③B.⑤→②→①→④
C.⑤→④→②→③D.⑤→④→②→①
2 . 近日,财政部发布《2020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指出,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发行使用,较好发挥了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下一步工作重点要优化债券资金投向,坚持专项债券必须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如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融资规模与项目收益要相平衡。这一举措是为了(       
①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缓解财政赤字          ②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促进社会公平
③刺激国内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④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惠民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18年我国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选项中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削减行政开支②扩建公用设施③提高企业税费④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2019年我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惠民举措,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5.8%。下列属于能够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惠民举措是(       
A.调节过高收入B.取缔非法收入
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D.实行减税降费等普惠性政策
2020-10-20更新 | 373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0年海南省高考政治试题
5 . 2019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下列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措施是(       
①减少长期建设国债规模②下调增值税税率
③适度增加财政赤字④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10-20更新 | 3124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年海南省高考政治试题
6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思路,主要强调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使用效率,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下列做法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是(       )
①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扩大高质量产品进口
②推动个人所得税改革,减轻居民税负
③坚持创新驱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④弘扬工匠精神,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假如当前国家财政收支处于如下图中E点的位置,当短期内财政收支由E点向A点移动时,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是(       

①企业和个人收入增加
②扩大需求,拉动经济
③增加供给,抑制需求 
④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国家税务总局自2020年3月中旬开展打击骗取疫情防控税收优惠等违法专项行动行为以来,截至5月底,共对1859户违法企业实施立案检查:移送公安机关1658户抓捕虚开发票犯罪嫌疑人734名。材料表明
①企业要依法经营,通过正当手段获取利益②税收具有强制性,纳税人需依法诚信纳税
③国家通过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④欠税、抗税是导致税收流失的主要违法行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0年,在总计247850亿元的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最大的蛋糕分给了教育,支出占比达到14.8%;其次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比达到13%。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增长8.3%,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550元。这表明(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③我国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结构优化
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13-2019年中国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到551万人。到2020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未摘帽县还有52个。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最突出的短板还在“三农”。

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提出补齐“三农”短板保障措施:优先保障“三农”投入,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推动人才下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稳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利用。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如何补齐“三农”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