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A市广大居民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加之许多居民还得留点钱防个大病小灾什么的,居民家庭收入用于储蓄存款的比例还很高。只有一些年轻市民倾向超前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许多人虽然经济能力不强,但敢于贷款买车、买房。

材料三 A市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战略重点。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针对材料一、二反映出来的问题,请你为该市扩大消费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议。
2 . 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旅游消费的提高表明
①国人消费升级和观念转变②人们的生存资料消费在减少
③从众心理主导人们的消费④人们的享受资料消费在增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3-17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3 . 下列对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家庭的生活水平高于乙家庭
B.乙家庭的收入一定高于甲家庭
C.乙家庭的消费结构有利于家庭成员综合素质提高
D.两家庭的消费状况差异是由他们收入差异决定的
2020-01-15更新 | 394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4 . 看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分析上图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提高我市居民的消费能力。

5 . 材料一: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网上零售总额增速走势图


注:2015年我国网络零售总额38773亿元,比2014年增长33.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

材料二:当前,我国已成为网络销售第一大国,网络销售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销售商夸大宣传、退换条件苛刻、法律条文不完善和网上转账不安全等。提高网络供给质量,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需要良好的消费环境。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的意见》提出,推动电子商务立法,明确网络商品交易规范、争议解决方式、法律责任,防范和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营造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提高网络供给质量。
2019-09-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第一中学、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
6 . 团购、秒杀、聚划算……种种刺激你购物的营销手段,打着帮你省钱的旗号而来,却往往引得消费者削尖了脑袋钻进一个疯狂消费的怪圈。这一现象表明
①营销手段能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②消费者需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③消费者需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④商品价格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19-08-24更新 | 610次组卷 | 73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政治试题
7 . 国家统计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①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②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
③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
④消费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们收入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庞大中产阶层的出现,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物不美价廉”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价格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人们更在乎的是产品的附加值:创意、技术含金量、人文关怀、参与感。


结合材料,运用多彩的消费的知识,分析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
9 .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来源及增幅情况如下表所示:
项目人均工资性收入人均经营净收入人均财产净收入人均转移收入
金额(元)15829485223795168
增速%8.37.812.98.9

由上表可推断出
①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②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不断提高
③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会增强
④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增加了居民收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6-12更新 | 30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中国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首届进口博览会经贸成果丰硕。共有来自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17家企业参展,吸引了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位境外采购商,其中包括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据初步统计,全球或中国大陆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570余件。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其中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成交164.6亿美元,消费电子及家电展区成交43.3亿美元,汽车展区成交119.9亿美元,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展区成交33.7亿美元,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成交126.8亿美元,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成交57.6亿美元,服务贸易展区成交32.4亿美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意向成交47.2亿美元。

上海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博览会将为各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打开更加宽广的大门”,这是参展商的共同心声。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举办上海进口博览会的意义,并谈谈我国如何“为各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打开更加宽广的大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