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初的疫情给全国各地经济造成冲击。成都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采取系列“组合拳”促进消费逐步复苏。

3月8日,成都市出台《关于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奋力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优化政府服务等关键环节,全力持和推动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紧接着,成都市陆续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748个、流动商贩经营点20891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

4月28日,“成都新消费·样样都实惠”消费提振系列活动拉开大幕。从1500个零售企业、21000家门店6大领域全城折扣季到上亿消费券发放、月月主题消费体验,活动覆盖成都所有区(市)县,致力于打造成都消费特色,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推动消费升级。


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相关知识说明成都市是如何促进消费复苏的。
2 .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下着订单,我在北方的雪地里写字赚钱。北方的一场瑞雪,催生了新的经济现象——“雪地代写字”。“雪地代写字”彰显出“无处不商机”,其背后是“代经济”的火爆。代吃、代喝、代做、代玩等花样百出的“代经济”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成为一种时髦的经济现象。对“代经济”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结果,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②提高了社会运行效率,使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③作为消费的新模式,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④其实质是“懒人经济”,会对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带来危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正成为人们假期休闲的一种时尚选择。据统计,2019年国庆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同比增长9.04%。人们旅游消费追求个性化、品质化和多样化,使乡村游、生态游、红色游等旅游消费异常火爆。

材料二: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游客不考虑自身经济实力跟风购物;一些游客在公众场合不讲卫生、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


(1)结合材料,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旅游消费火爆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请就游客如何理智消费提两条建议。
4 . 2020年10月25日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2019年年末,我国的储蓄率占GDP中的比重降到44.6%,未来或还会下降。我国储蓄率下降原因可能是(     
①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②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高位运行
③我国股市整体呈现“熊市”状态
④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余干县新时代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政治试题(二)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调查显示,80%的家庭是由女性作出消费决定的,女性消费者成为绿色消费的先锋和主力军。

《中国公众绿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报告(2019版)》显示,绿色消费的概念在公众特别是青年公众的日常消费理念中越来越普及,83.34%的受访者表示支持绿色消费行为,其中46.75%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支持。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建议,将衣食住行用游作为中国“十四五”推动绿色消费的重点领域,同时重视发挥女性和青年人在推动绿色生活方式中的特殊作用。从消费规模和结构看,中国开始进入消费全面升级转型阶段,这也是培育新消费模式—绿色消费与生活方式的窗口机遇期。从一些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来看,错过这个窗口期,一旦新的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模式形成后就很难逆转。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观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建议的科学性。
2021-01-2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9%,中国第一次进入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富足区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这意味着(     
A.食品支出减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B.消费支出增加,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C.消费结构优化,居民生活质量提升
D.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优化
2021-01-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新时代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阶段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消费者剩余是指购买者在购买一种商品时,其愿意支付的货币量减去实际支付量的节余部分。它衡量了消费者对商品额外的心理价值,并不是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增加。下列不属于增加消费者剩余的是(     
A.为刺激居民消费,各地政府发放消费券
B.某视频网站为老会员续费实行打折优惠
C.某店将商品提价一倍后,宣传半价销售
D.政府为保证某商品生产制定了保护价格
8 .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一个突出问题是消费率持续偏低。2019年只有55.4%,远低于绝大多数国家的水平。2020年由于疫情冲击,居民消费更加疲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下降4.8%,实际下降7.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扩大内需成为战略基点。要扩大内需(     
①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有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②要促进就业,完善社保
③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初次分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④通过对企业的减税降费,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1-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乔治•泰勒旨在强调(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经济增长能提高人们的消费意愿
③经济状况与社会风尚密切相关     ④生活消费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1-01-23更新 | 258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届全国名校联盟百校大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一政治试卷
10 .

注:我国疫情防控和刺激内需政策展现积极成果,2020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经历了“V”型反弹后的中国,将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


注: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2020年第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1)请描述上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2)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疫情下,居民的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的消费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有人认为,破除消费“堵”点,只能依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挥优势。对此你有何看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