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各种新技术、新理念在消费领域广泛渗透,策展型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迭代,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一些电商平台智能门锁、智能卫浴、扫地机器人等智能产品销量增长30%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1万辆,比上年增长1.6倍,每卖出8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各地都掀起了冰雪消费热潮,北京、上海等地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冰雪消费活动。

但从现实情况看,消费仍然受到全球疫情趋势和国际经济持续下行的影响,同时还表现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因优质供给不足而抑制居民消费意愿、制约消费升级的现象。居民可支配收入较低,制约了消费进一步扩大。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等出现了一些如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金融风险问题、消费陷阱问题等,使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受挫。下沉市场(三线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的市场)虽然人口基数最大、面积最大、潜力最大,但消费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的农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瓶颈也是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随着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国内消费潜力有望继续释放,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经济行稳致远。


(1)根据材料,概括当前我国消费领域的现状。
(2)结合材料,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应如何释放消费潜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主要是因为(  )
A.与燃油汽车互补,共同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B.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人们绿色消费观念
C.新能源汽车需求弹性小,国家实施鼓励政策
D.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劳动生产率低,因而价格低
2022-06-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八所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联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上半年全国发电结构占比图。

注:2021年10月份,风电、核电增速加快,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水电降幅扩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

材料二   2021年夏季,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结合当地情况推行分时电价机制。新的分时电价机制把一天24小时分成高峰、尖峰、平段、低谷、深谷等多个时段,每个时段的电价都不一样,高峰和低谷的电价相差3—4倍。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用电采取低价政策。但一方面,动力煤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火电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发电企业额外增加了碳排放成本。我国用电夏冬两季尖峰化特征突出,对应的尖峰电力需求较平时高出1亿千瓦时以上。2021年夏季我国一些地方不得已拉闸限电,给企业生产与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作为电力消费的基本单元,家庭或者居民如果能在分时用电的引导下主动对用电行为作出理性安排,不仅利己,也有利于自然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1)解读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发改委引入分时电价机制的原因。
2022-05-23更新 | 719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政治试题
4 . 可持续交通以安全、负担得起、方便、高效和有弹性的方式,为人员和货物的流动提供服务和基础设施,同时确保将碳排放和其他排放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尤其是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降至最低,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今世后代。可持续交通对经济社会影响的路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可持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交通安全性提高→构建交通共同体
B.可持续交通→基础设施联通→促进贸易投资畅通→资源配置优化
C.可持续交通→推动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辆投放→实现双碳目标
D.可持续交通→智慧交通发展→运输效率提高→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5 . 上下班可以骑共享单车,手机没电可以用共享充电宝充电,送朋友去机场可以打滴滴快车……共享经济对于使用者、供应者和社会是多赢的结局。共享经济(     )
①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②取代传统经济模式,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
④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了商品的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拉开战幕,憨态可掬的吉祥物“冰墩墩”成为现象级“顶流”,“萌杀”万千网友,出现“一墩难求”的现象。北京冬奥组委会回应称,感谢大家对“冰墩墩”的喜爱,已经在加大相关产品的协调供应,但也请大家多多关注“雪容融”!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从众心理刺激了“顶流”现象,消费者应该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②攀比心理刺激了“顶流”现象,消费者应该量入为出,绿色消费
③“顶流”效应促进“冰墩墩”商品价值加快实现,企业应扩大生产满足需求
④“冷遇”现象说明“雪容融”商品使用价值实现困难,企业应调整产品设计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7 .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的具体目标和措施。推进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大幅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或非化石能源的比例
②能够加快完成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消除我国能源对外依赖的现状
③可以促进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改善环境,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④推进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和使用,淘汰以燃油为动力的各种机动车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13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碧桂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
8 . 北京市某中学生设计了一款“闲置物品公益转让”App(手机应用软件),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前提下,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提供自己的闲置物品,或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过期杂志和学习用品等。这一做法体现的理念是(     
①节约资源,变废为宝
②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③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④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07更新 | 747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夏门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农产品、能源、矿产等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成色、韧性和抗冲击能力。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作为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应对内外部风险挑战的重要一环。下列对初级产品供给保障理解正确的是(     
①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②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③增加初级产品供给的多样性,扩大国际市场
④增加初级产品生产的财政投入,扩大社会总供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材料一


图一1991-2021我国能源结构构成


图二近20年来我国的碳排放量及增速情况

材料二   所谓“碳排放权”,是指企业依法取得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经有关政府部门核定,企业可以取得一定时期内排放温室气体的配额。当企业实际排放量超出配额时,超出部分需花钱购买;当企业实际排放少于配额时,结余部分可以结转使用或者对外出售。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更好地借助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市场手段,综合运用科技、财税、环保等政策,推进高质量发展;强化GDP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指标,同时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为了更好规范“碳排放权”交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中方期待各方强化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为应对全球变暖,2021年中美发表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两国共治。美国提出,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中国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确定了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等配套法律法规,制定了节能减排具体时间表、路线图,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承诺。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推行“碳排放权”政策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的特点说明应对气候变化“以实则治”的必然性。
(4)实现碳中和目标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请介绍两个你在生活中的减碳举措,展现你为碳中和目标做出的贡献,每条不超过20字。
2022-02-1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政治试题(五)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