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集体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0 道试题
1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发挥集体经济的主导作用→成立农业合作社→提供专业指导→促进共同富裕
②培育优质粮食新品种→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突破农业前沿技术→发展绿色农业
③对现代农业建设给予信贷贴息→降低融资成本→调动投资主体积极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④引导农民开展多种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3年9月,诸城开展的“股份合作改革”在“齐鲁样板·更好潍坊”乡村振兴媒体采风活动中备受关注。2022年以来,诸城瞄准农村“分散的资源阻碍生产力发展”这一主要矛盾,把深化农村股份合作改革作为创新“诸城模式”的突破口,让农民通过租赁、托管、入股等形式与市场主体合作,加快企业、资本、科技“三下乡”,蹚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由此可知(       
①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②现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③股份合作制作为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山东某村实施“致富堡垒”工程,成立党支部领办的“山里红”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1亩,种植多肉绿植、羊肚菌、火龙果、蓝莓等农作物,采取现场采摘、农超对接、直播带货等销售形式,按照“3:3:4”比例给村集体、合作社和村民分红。2022年,合作社种植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在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       
①已成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②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综合经营效益
③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④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生根本变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20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某村山多地少,探索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联带模式,村集体入股30%,农户采取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所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打造智慧农业产业园。2022年,该村集体收益增加40万元,农户增收200余万元。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坚持(       
①创新发展,通过新模式确保村集体的控股权
②联系观点,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④系统优化方法,有效整合资源提升经济效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遂宁市海龙凯歌公社坚持以农业为本、生态为重、文化为魂,守好地、种好粮、增好收,写好了农林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打造了乡村振兴示范地、幸福生活先行地、学思践悟必选地,实现了一炮走红、一路长红、一路凯歌。海龙凯歌公社发展集体经济可以(     
①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②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③建立村集体和农户利益共同体,促进共同富裕
④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G县“稻鱼共生”生态农业已有千年历史,但囿于农户自耕自售,品质良莠不齐、销路时有不畅,后通过成立“两山合作社”,走品牌路线,与农户建立订单模式,实现销售农产品1800万元,“两山合作社”的成立()
A.旨在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B.变更了土地所有权性质
C.创新了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D.改变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7 . 山东某镇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自然条件,充分发挥村办集体经济和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以集体控股+企业、农户入股为前提,以收租金、分红金、获薪金“三金”模式和零成本起步、零风险种养、零距离就业“三零”为目标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该镇试点村庄群众入股率达到80%以上,提供务工岗位上百个,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该镇的做法(       
①形成村集体和农户利益共同体,促进共同富裕          
②整合农村资产资源,发挥集体经济的主导作用
③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④表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成为农村的主要分配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中国因此创造令世人瞩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据此,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重要体现
②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形式
③是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重要举措
④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益探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解题方法
9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先后经历过两轮承包。现在在第二轮承包到期后的延包中,国家依然倡导“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以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本稳定。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长期稳定有利于(     
①保障农民的财产性权益                                 
②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③减少土地闲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④稳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维护农村稳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8更新 | 5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10 . 农业现代化实际是工业化向农业生产领域的延伸,其本身非但不会带来农村空间的要素集聚和分工深化,而且还可能由于生产效率的提升,造成农村就业减少和人口外流。因此,从纯粹的经济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是不完全相容的,由此导致的发展停滞则被称为“农业农村失衡陷阱”。为跨越这一陷阱,我国应当(     )
①施行土地流转经营,初步形成农业规模化经营格局
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③推进农村创业服务“一站式”办理,以创业带动就业
④立足于本职岗位弘扬劳动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