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运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知识分析其合理性”?
2022-01-06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13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 . 由民建中央、天津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2021年中国天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是全国非公经济领域的综合性大型会议活动。本届活动在继承发扬往届论坛经验成果基础上,力求突出“新”特色。下列选项能作为论坛议题的是(     
①贯彻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政策,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
②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允许其作为某些领域的主体形态
③排进非公有制经济布局优化,国民经济所有领域对非公有制经济放开
④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爱国敬业、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03更新 | 237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丹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三、【理论链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经济生活】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大量的个迹经济、私造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方面重要作用。
(2)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接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祖互促进、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位有经济主是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制风险能力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原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经造匿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开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培育更多充满适力的市场主体。
2、【政治生活】
一、政府职能
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政府在工作中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工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3)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4)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2、政府为什么坚持依法行政?
(1)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三、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化优势。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3、【生活与哲学】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怎样做到: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因: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⑶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四、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五、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时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
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⑷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022-01-0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13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4 . 2021年9月16日,《求是》杂志刊发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文章要求:必须全面理解和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确保国有企业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各治理主体不缺位、不越位,不相互替代、不各自为政。该要求有利于(   
①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本在全社会的比重
②在健全机制中更好促进各治理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
③明确党组织的经营地位,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④坚持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方向,发挥其优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2-29更新 | 880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2021年7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大会在京召开。中国电科在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等领域占据技术主导地位,中国普天深耕行业信息化领域,产品和服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两大公司重组的意义有(     )
①加快“国退民进”步伐,增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②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国有资本竞争力
③通过兼并扩大国有企业规模,增加国企利润,降低经营风险
④有利于国企完善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近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等,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公有制经济的支撑。下列观点中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有(     
①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②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市场竞争
③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④保证国有资产在各地方各行业社会总资产中均占优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12-24更新 | 483次组卷 | 8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有经济学家指出:“没有以公有制为主体,中国的国体必然动摇。”下列有关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其主体地位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资本必须控制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2-22更新 | 426次组卷 | 4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制度。下列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认识正确的是(     
①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③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平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20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9 . 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表示:今后3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这将有利于(     
①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行效率,完善国有经济布局
②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保持国有资本的绝对控股地位
③提高国企的竞争力,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
④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推动国有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1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10232.1亿元,首次突破半年万亿大关,同比增长133.3%,比2019年同比增长45.4%,两年平均增长20.6%。完成下列小题       

1.材料中的中央企业
A.生产资料归中央政府所有
B.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C.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作用
D.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2.中央企业快速发展的意义在于(       
①有助于其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有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有助于巩固国民经济的支柱
④有助于其全面控制国民经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