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李克强总理指出: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一个家庭没有人就业就毫无生气,没有希望。其中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就业可以解决家庭的一切问题
   
③就业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④就业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8-01-0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中山中学2017-2018上学期高一段考政治试题
2 . 一个企业规模再大、效益再好,一旦在食品安全上出问题,就是零。新希望集团推行“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推行“福达计划”,通过数千人的技术服务队伍,为养殖户提供即时的技术服务,运用互联网技术掌握的数据指导养殖发展,发挥企业与农户各自的优势,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公司+家庭农场”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并说明该模式在推动科技兴农方面如何发挥引领作用。
2017-12-0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上学期检测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试题
3 .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机会,无论是传统的体力劳动者,还是从事设计、软件文学创作等脑力劳动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发展“互联网+”这种全新的经济模式
①便于劳动者更加灵活多样的选择就业 
②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③便于政府统一安排就业
④有利于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发挥政府就业主体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4 . 2016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达765万人,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2016年度国考报名也落下帷幕,中公教育统计显示,共有158个职位零报名,而最热门职位竞争比却达到2 847∶1 。回答题。
1.2016年度国考报名中共有158个职位零报名,而最热门职位竞争比却达到2 847∶1 。这一现象启示劳动者应该(  )
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积极提高个人素质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摆脱一切向钱看的观念
A.①③B.②③
C.③④D.①②
2.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推出了具体措施,完善机制联动应对史上最难就业季。下列有利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是(  )
大学生要加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财政部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用好就业补助、贴息、奖励等资金 各高校鼓励本科生报考研究生,提高考研升学率 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创业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③④
3.要解决好就业问题,需要政府(  )
做好经济发展与劳动力供求规划 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完善用工制度,加强劳动保障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这说明(  )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光荣属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者 
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6 . 慢就业族,是新出现的一个大学毕业生群体,即大学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选择旅游、创业考察,甚至窝在家里无所事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将减轻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②应理性看待慢就业,大学生不能借此逃避现实
③慢就业族应明确人生规划,不断提高技能和素质
④慢就业表明大学生树立了自主择业和职业平等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劳动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人世间的一切幸福也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造福劳动者,这是因为
①劳动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②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③劳动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④我国的劳动者地位平等、享有相同权利和义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包括严谨、耐心、专注、坚持、敬业等精神内涵、倡导对所从事工作的锲而不舍,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大力推崇工匠精神表明
①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②劳动有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③劳动者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④高学历教育是培育劳动者具备工匠精神的必然选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是因为(  )
A.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靠政府安排
B.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稳定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党和国家的中心是消灭失业,维护社会稳定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一定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提高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帮助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拓展广大职工和劳动者成长成才空间,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结合材料一,分析对企业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
材料二 2016年9月4日—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各国领导人齐聚杭州,共同为困境中的世界经济把脉、开方。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努力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发挥G20引领作用,体现雄心水平,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发扬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三是创新机制建设,打造合作平台,为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提供坚实保障。中方将同各方一道,共同推动杭州峰会取得惠全球、利长远的积极成果。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G20杭州峰会召开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以及全球性挑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各类风险和不确定性仍然比较突出。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包容性发展。在中方推动下,“包容和联动式发展”成为G20杭州峰会重点议题之一。峰会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系统性行动计划。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帮助非洲破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人才不足两大发展瓶颈,中国在与非洲国家合作过程中,一直坚持平等相待的原则与和平发展的理念,希望将多年经济发展的成果分享给其他发展中国家,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
(3)联系材料三,从经济生活角度,对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挑战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7-02-08更新 | 35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知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生活第三四单元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